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24日 星期一

人文交流应注重找准公约数(望海楼)

■ 俞 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24日   第 01 版)

  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将人文交流理念贯彻到对外交往的各个领域”。这是一个新要求,需要探索新路径。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的今天,可以说凡中国人所到之处,都是人文交流之所。因此,对每个国家、在各个领域都需做好“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从而增进中外民心相通。当然,同样是“外”,国别不同、文化各异,还需因“国”制宜、精准施策,找准公约数,选准切入点。

  以中德人文交流为例,校园足球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不久前,在柏林奥林匹亚体育场,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并参观“中德校园足球合作”图片展。习近平向小球员们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是中德足球事业发展的希望,也是中德两国友好合作事业的接班人。

  中德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成功故事”,“中德合作是两大文明的交流对话”。在这种“对话”中,足球最能撩拨中德两国民心的领域之一。而校园足球既能成就足球运动的梦想,也能种下人文交流的种子。正如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所言,足球可谓一座桥梁,旨在深化中德双边人文交流。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德足球交流始终稳定健康发展。德国的施拉普纳先生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一位外籍教练,与中国足球结缘25年,促成U16中德青少年友谊赛,视中国为第二故乡;中德两国2016年11月签署的足球合作协议是首个中外国家级双边足球合作协议;2017年6月1日,德国体育用品行业巨子阿迪达斯联手中国教育部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中国首档官方校园足球教学片《天天足球》……

  书写中外人文交流的成功故事,中德足球合作堪称表率,中德校园足球合作尤其如此。习近平主席近年内两次踏上柏林同一片绿茵,为中德足球少年们喝彩。足球所培育的不限于球艺,所追逐的不只是输赢。校园足球贵在教育性与普及性,在增强身心健康的同时,通过竞技对抗来学习如何尊重公正公平、化解矛盾纷争,如何正确面对输赢、接纳不同个体与群体,如何展开协作并树立团队精神。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全体村民便是一个团队。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德国谚语“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进而号召各国不断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人文交流是民心相通工程。以中德校园足球为支点所撬动的互通互容互学互鉴,可助力两国青少年勇当人文交流的生力军,播撒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并呵护其生根、开花、结果。足球不啻为中德之间国之交、民相亲、心相通的一个重要公约数。

  纵观人类历史,它所铺展的“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实践证明,只要找到公约数、选准切入点,中外人文交流就能有效促进中外关系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造福各国人民和人类社会。

  (作者为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总干事)

中共中央追授黄大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全面深改蹄疾步稳成效彰(砥砺奋进的5年)
海军编队访问希腊
“科学”号起航
中国跳水队世锦赛上获八金
人文交流应注重找准公约数(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