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15日 星期六

拉祜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15日   第 07 版)

  拉祜族主要居住在澜沧江西岸

  拉祜族图腾

  拉祜族姑娘在采茶

  拉祜族姑娘跳起摆手舞

  拉祜族欢度葫芦节

  拉祜族(lā hù zú)总人口约为47.5万(2010年),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其中云南省占拉祜族总人口的98%以上。云南的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其中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近50%的拉祜族总人口都居住在该县。

  拉祜的意思是“老虎”。“拉祜”一词的含义,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区(辖今澜沧、孟连、西盟三县)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作出的《关于拉祜族自治区若干问题的报告》明文指出:“‘拉’即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即代表幸福的意思。”

        

  为了梦想而迁徙

  拉祜族历史源远流长,有丰富的历史传说。传说拉祜族祖先原来是过着狩猎的生活,为了追逐窜入南方密林中的一匹马鹿,发现了水草茂盛的草原,而开始从北向南迁徙。据考,拉祜族应源于古氐羌系统,属于古氐羌遗裔之一,生活在青海湖流域一带,早期过着游牧生活,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举族迁入云南。历史上拉祜族以擅于猎虎而闻名。巍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区,有无数碧绿如茵的草坪坡地,这便是他们驰骋游牧的场所。

  两汉时,拉祜族先民曾活动于滇东,后又迁居滇中。三国至唐代,生活在今天大理州巍山等地。公元8世纪,云南南诏政权崛起以后,拉祜族先民被迫大规模南迁。《新唐书·南蛮传下》中称拉祜族为“锅锉蛮”,这是拉祜族先民作为单一族体在古代文献中的最早记载。宋元时期,拉祜族先民不断向南迁徙。元代《经世大典·招逋总录》有“罗黑加”。这是有据可考的关于拉祜族先民居地的最早记载。由此可知,至少在13世纪时,拉祜族已经形成单一民族。到18世纪以前,拉祜族已大致居住在现今所分布的地区。在周围汉族、傣族封建制生产方式的影响下,由狩猎生活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随着经济生产的发展,拉祜族社会缓慢地向封建制转化。生活习俗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汉、傣两族的影响。

  明代,拉祜族曾出现在今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玉溪市新平县(当时的新化州)境内,文献中称他们为“果葱”。清代,由于拉祜族地区战事频繁,拉祜族活动状况在文献中的反映日渐增多。清康熙年间编撰的《云州志》《楚雄府志》等称拉祜族为“倮黑”。

  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政府鉴于地处边疆的拉祜族地区政治、经济地位日益重要,为加强拉祜族地区的统治,在拉祜族较集中的双江、澜沧、孟连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拉祜族已经基本形成如今的分布格局。1934年拉祜、佤等族农民粉碎了英帝国主义侵占班洪的可耻阴谋。以后,拉祜等族人民还展开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和帝国主义宗教特务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拉祜族人民纷纷加入当地游击队,展开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历史上,拉祜族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有反抗封建统治的英雄,如清末云南孟连县的拉祜族头人扎法,有杰出的爱国人士李通明,有贡献突出的文化工作者,如拉祜族文化研究专家、舞蹈家李扎约等。

  “通天路”与边贸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祜族人民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50年代初期,拉祜族人民解决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涌现出一批积极投身社会变革的拉祜族积极分子和民族进步人士。

  党和政府在拉祜族地区积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培养拉祜族干部,拉祜族政治地位得到彻底改变。1953年4月7日成立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5日成立了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仅恢复了“文革”中被撤销的民族自治县的名称,而且成立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和镇源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在拉祜族人口较少或居住较分散的地方还成立了拉祜族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派出大量汉族和其他民族干部到拉祜族地区,拉祜族干部也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拉祜族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拉祜族妇女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逐步增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多种经营极大地促进了拉祜族地区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利用拉祜族地区的自然优势,组织技术力量,帮助拉祜族种植草果。至1987年,金平拉祜族地区栽种草果的面积就达2000多亩。1983年之前还多次搬家的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尚勇乡拉祜族,到20世纪90年代初有70%的群众住上了瓦房。

  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前,拉祜族地区的工业生产极其薄弱,手工业还未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仍处于副业和季节性的劳作状态,只能生产简单的生产工具和纺织棉、麻布、制作服装等,生活用品和副食品主要依靠调入。澜沧县直到1952年,才在国家扶持下办起了第一个农具厂。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该县年工业总产值增到1000万元以上,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又增加了许多行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十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1%,全县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得到改变和快速发展。1955年建成贯穿澜沧县南北的双佛公路,澜沧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公路。1986年修通思(茅)澜(沧)公路,这条公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澜沧江西岸与内地的距离,人们把它称之为“通天路”。现在,云南各地拉祜族聚居区的县、乡镇的公路大有改善,大大促进了拉祜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巩固边防创造了有利条件。

  商业贸易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地区的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商业机构遍布城乡,形成了一个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统一市场。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拉祜族地区的边境贸易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1992年澜沧县政府组建了外贸及旅游局,也筹划澜沧的旅游业。拉祜山乡特有民族风情和天然茶树林保护区等自然的人文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和投资商。200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251.6万元。

  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拉祜族地区的教育,过去长期处于口耳相传的初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能坚持正常教学的学校仅有27所,拉祜族文盲率在99%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拉祜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到1995年底,全县有各类学校827所,教职工2611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祜族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学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数逐年增加,考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拉祜族子弟日趋增多。拉祜族知识分子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起来。昔日被称为“瘴疠之乡”的拉祜山乡和刻木记事的愚昧状态,一去不复返了。

  尊敬老人 能歌善舞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拉祜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拉祜族先民曾从事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即从一个不断迁徙的游猎民族发展到定居耕作的农业民族,其中,游猎生活时期最为悠久。在同大自然的顽强斗争中,拉祜族人民养成了不畏艰险、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同时又形成了团结互助、尊敬老人的道德风尚。

  拉祜族家庭中老人最受尊敬,有这样一句话:“把享受让给比自己老的人,因为太阳、月亮是最老的人先看见的,最老的人是寨子里懂道理最多的人。”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反映出拉祜族尊敬老人的美德。平时家里有老人来了,青年就自觉地让座,请老人坐在火塘靠太阳出来的方向,然后敬烟,接着烤茶,第一碗茶自己吃,第二碗敬给老人,意思是请老人放心。

  拉祜族的服饰美观、宽松、大方,极富民族特色。衣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突出特点,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拉祜族男子穿无领右开襟上衣和裤管宽大的长裤,裹黑色头巾。妇女的服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右襟黑色长衫,两侧于齐腰部位开叉口,下穿斜拼裆黑色长裤;另一种是开襟很小的短衫,几乎像对襟,下着筒裙。妇女都惯戴银耳环和手镯。

  拉祜族过去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主食为当地生产的大米和苞谷。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苞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拉祜族日常喜欢将菜、肉及佐料和水放入一段鲜薄竹筒内煮熟,既有竹之清香,又保持原有肉菜的香味。拉祜族过去和现在均有吃烤肉的习惯,大都将猎获的野兽肉,用两根竹棍把涂有盐和香料的肉夹在中间,放在火塘边慢慢烤黄、烤香、烤脆后吃。拉祜族平时喜饮烤茶。饮茶的方法是,用陶制小罐把茶叶烤香,然后注入滚烫的开水,茶在罐中沸腾翻滚,发出一阵阵唏唏声响,这叫吃烤茶。拉祜族人民最喜欢酒。每个家庭每年都要用玉米和野果作原料酿酒。男女老少习惯饮酒。

  拉祜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最隆重。葫芦节,拉祜语为“阿朋阿龙尼”,是一个新型节日。1992年8月7日,澜沧县人大常委会第九届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澜沧县人民政府提请的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七日为拉祜族“阿朋阿龙尼”(即葫芦节)的报告。2006年2月17日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将拉祜族“阿朋阿龙尼”(葫芦节)时间调整为每年公历的4月8、9、10日。每年4月7日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县庆,把“葫芦节”和县庆合在一起。其他传统节日还有农历二月八、农历七月的祭祖节等。此外,拉祜族传统地域性的节日,还有卡腊节(新平)、婆娘节(镇源)、洗澡节(勐腊)等。

  拉祜族文学的民间文学,又叫口碑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韵文类主要是民间诗歌,散文类的民间文学作品主要包括神话、民间故事、寓言等。拉祜族民间文学过去基本是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文化工作者对拉祜族民间文艺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工作,先后整理出版了《拉祜族民间文学集成》《拉祜族民间诗歌集成》《拉祜族民间故事》《拉祜族苦聪人民间文学集成》《拉祜族民间舞蹈》《拉祜族谚语俗语语集》《拉祜族文学简史》(民间文学部分)等数百万字的民间文学资料和研究专著。

  拉祜族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动作往往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芦笙舞、摆舞、跳歌等。芦笙舞是拉祜族人民欢度节日时跳的一种大型的集体舞,据统计有136个民间组合套路。摆舞共81个套路。

  拉祜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主要有摔跤、踢架、射弩、火枪射击、打陀螺、荡秋千、标杆、爬杆、武术、拳术、拔腰力、拔河、拉猪、双人三脚跑、仿牛斗角、搬手、丢包、丢石、穿针、跳芦笙等。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苗春编辑整理)

拉祜族
快乐拉祜(TA说民族)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na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