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

留学时,很多人不再像以前一样“抱团”租房,而是愿意和外国人合租。

既然是合租不妨讲点国际范儿

童云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13日   第 09 版)

  李一泽(左一)在英国留学。他的室友来自英国、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图为在2017年除夕他邀请外国室友和同学来家过节。

  语言不是沟通障碍

  找对彼此交流频道

  脱离母语环境之后,大多数留学生会陷入“语言不通”的窘境,害怕在外国人面前出错和“丢面儿”。那如果和外国人合租,低头不见抬头见,照面、交流的次数就更多了。

  如是,考虑交流带来的影响,就成了合租时焦虑的主要问题。

  一开始,很多留学生会固执地以为:一定要把口语修炼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才有勇气和自信开口讲英语。其实大可不必。小袁(化名)目前就读于美国的布兰迪斯大学,和同专业一个美国同学合租。他租房时只考虑房子合不合适,对室友的国籍并不看重。在他看来,反正大家也不会聊深度话题,简单的口语就够用了。

  李一泽高中毕业就去往英国留学,现在就读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大一时,他住在学校安排的学生公寓,因此,和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同学住在同一栋宿舍。“第一天刚去的时候,因为自己口语不好,所以羞于开口。但住进去第二天,同层的三个外国姑娘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坐在楼道里聊天。其实外国同学不会在乎你的口语水平如何,反而会在你不知道用哪个词表达的时候帮助你。”李一泽表示这让他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慢慢地敢说了,“你还可以要求他们说慢一点。他们对非英语母语的同学十分友善。”

  合租无须分享生活

  充分尊重私人空间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安全距离”,是指人与人在共处时感到安全和舒适的距离。在合租场景中,“安全距离”讨论的则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形成的张力关系。通常,合租人分享公共空间,同时须得尊重他者私人空间。

  李一泽说:“外国室友更注重私人空间,如果他们待在房间里,就表示不想被打扰。这时候你的贸然造访会令人不快。”小袁也说:“和国内宿舍不一样的是,在这边,室友间的交流会少很多,大家只是分享公共空间而不分享生活。而且如果你想进他们的房间,一定要先敲门。”在李一泽看来,他的外国室友是他在英国新交的好朋友,他们经常聚会、玩游戏和给同学庆生,关系十分亲密;但在小袁看来,外国室友只是熟人而已,见了面稍微寒暄几句便可,而且大家兴趣爱好、交友圈子都不一样,没必要非得把室友变成好朋友。

  不管是不是好朋友,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都是刚需,这也意味着不必时时刻刻与室友保持步调一致。褚沛雯目前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的研究生,她有一个英国本土的男性室友,但几乎互不理睬。她说,英国室友是个聊天终结者,每次问他问题,他都回答得相当简短,也不会主动找话题,太木讷了,是个纯宅男。因此,即使同住一个屋子,褚沛雯也不会刻意拉近关系,各干各的事就好。

  解决矛盾须得趁早

  直接挑明好过忍耐

  有些外国室友比较自我,不太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小袁说:“我的美国室友看电视时,会把声音开很大,而且他们看着看着会激动起来。美国大选那阵儿,他常常看电视看到很晚,有时候我要睡了,就会提醒他。”而李一泽则表示自己的外国室友超级爱在家和朋友聚会,他们的聚会纯粹只是为了喝醉,并且会玩到很晚。有一次,他正在备考,但外国室友已经结束考试放假了,就邀请了一堆朋友在家里喝酒蹦迪,非常吵闹。他说:“我当即打电话给保安。没过一会儿,保安就把那屋所有无关的人都‘请’了出去。”

  其实,外国室友并无恶意,只是生活环境不同,使得他们表现得我行我素,当周围人没有明确向他们表达意见时,他们便会以为你默许他们的行为。所以,留学生在被外国室友惹恼时,要及时和他们沟通,有话直说,隐忍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将怒意分化到生活其他大大小小的情境中,加重对外国室友和住宿环境的不满。

既然是合租不妨讲点国际范儿
世界那么大
我要游学去看看
留学有憾事
留下“纪念册”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