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10日 星期一

唤醒老歌的时代价值

纳兰惊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10日   第 07 版)

  香港老牌歌手杜丽莎(右)在南京艺术学院指导学生

  在音乐节目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以“打捞”老歌为卖点的《金曲捞》是另类的。今天,我们很难确切地判断到底应该用何种方式将这些在岁月长河里蒙尘的金曲唤醒,来收获年轻观众的认可。《金曲捞》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一个答案:以“工匠精神”。

  《周礼·考工记》如此叙述工匠精神:“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六材既具,巧者和之”。这里的“述”与“守”,彰显的是工匠的“艺”与“诚”。所谓“艺”者,技术也,泛指一切领域范围内的技术和记忆;所谓“诚”者,“工匠精神”之核心也,体现着追求完美、孜孜不倦的钻研之心。就音乐综艺节目而言,在这个不缺乏眼球经济的时代,“工匠精神”的意义远比单纯的形式创新更有价值。而在《金曲捞》中,音乐中的“工匠精神”传递给了观众,也从老一辈艺人传承给了音乐新人。

  来《金曲捞》打捞《拆穿》的林志炫,除了是嗓音高亢嘹亮的情歌王子,更是“手工音乐”的坚定拥趸。他崇尚的是摒弃华丽的修饰和电子音乐的点缀,单纯依靠人的声音、钢琴的声音、小提琴的声音、手指拨动木质吉他的声音这些本色的、音乐最简单和最原始的部分。他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他对自然、真实的渴望和他对于“艺”的极致追求上。

  两度在节目中担任唤醒师的音乐教母杜丽莎则身体力行了“工匠精神”之“诚”。她欣然接受邀约到南京艺术学院为学生教唱,不仅无私传授唱歌技巧,更以满腔的热情诠释了一名专注音乐的匠人所必备的素养。对于学生如何才能够快速成名的提问,杜丽莎的回答发人深省:“你问的这个问题是我最不喜欢的。你太想得到掌声,是肯定不会有进步的。有很多人唱得很好,但就是没有观众缘。你一定要有信心,自己的每一次付出都一定会有进步。”

  林志炫、杜丽莎前辈歌手对于音乐的潜心追求,正是“工匠精神”的直白体现。他们专注于自己的歌唱专业,几十年如一日,热情未曾有丝毫改变。他们以极致完美为目标,力求从每一个细节上改进、改善,最终取得的成就也让人仰望。他们共同汇集于《金曲捞》这档节目之中,为的正是能够将这份气质与坚守进行传承。无论是做音乐同样异常执着的薛之谦接棒偶像张信哲,还是新生代创作人汪苏泷对R&B教父陶喆的接力与致敬,歌手的职业荣誉感使新老匠人的优良传统在这个舞台上屡屡上演,这个舞台也见证了他们把这份艺术责任做了薪火传承。

  “技近乎道,艺可通乎神。”《金曲捞》通过严格把控再创作每个细节,找到音乐专业性与节目综艺性之间的权衡点,用极其敬业的“工匠精神”赋予这些沉睡作品新时代的气息,使得这些蒙尘金曲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普及华语音乐过往历史,在补救性的“打捞”工作中释放情怀。在当今新歌难出、好歌不多的时代,老歌翻唱避免不了审美疲劳,唱功比拼又免不了曲高和寡,《金曲捞》节目将老歌唱出了新感觉,做到了用音乐连接起了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国博物馆业再创佳绩
校园电影院线好比图书馆(墙内看花)
呈现“一带一路”风光人文之美
古老的文化撩动年轻的心
唤醒老歌的时代价值
大型原创芭蕾舞剧《敦煌》紧张排练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