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02日 星期日

让血脉紧相连

本报记者 连锦添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02日   第 06 版)

  六月二十九日,新界乡民以香港独特的传统手工艺自制花牌,向国家主席习近平表达“最高规格的欢迎”。
  王 玺摄(新华社发)

  香港回归祖国,当米字旗降落、五星红旗升起,另一方面的重要工程——“人心回归”也开始了新的阶段。

  20年来,内地有关方面、香港特区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爱国爱港人士与机构锲而不舍,辛勤耕耘,营造“人心回归”的有利环境。尤其带领青少年走进内地,触摸历史,了解中国文化,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实践证明,“一国两制”实行以来,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连结更密切,社会主体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在增强。

  

  歌声嘹亮,承载港人真挚情怀

  香港湾仔。记者参加本地一个团体的春茗聚会,席开20多桌,参加者大都是食品行业从业者,有供货商、检测员,有卖肉的摊主,也有立法会议员。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奏国歌,不知何故,酒楼的喇叭久久出不了声音,有人大声提议:我们清唱吧!于是大家唱起来,唱得十分投入、整齐。旁边一位中年人说:“我系(是)第一次唱国歌,可以全部唱下来!”

  心中有情怀,歌声才嘹亮。香港社团多、聚会多,很多场合都会奏国歌,但唱出声来的不太多,尤其清唱,对许多普通话还不太灵光的港人来说,挺不简单的。

  半年多前,一位台湾女作家在香港大学作“一首歌,一个时代”的演讲,现场有上千人。在互动环节她问听众:“你最早的启蒙歌曲是什么?”坐在前排的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回答:“是进大学的时候,很多师兄带我们唱的《我的祖国》。” 女作家问:“真的?怎么唱,头一句是什么?”周伟立刚开口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马上许多人接唱“风吹稻花香两岸……”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变成了大合唱,不相识的歌者相视而笑。是的,在这里,大河不仅是大河,稻花也不只是稻花,歌者抒发的,是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回归祖国,对香港来说是历史性的变迁。徜徉在这个大都市,你会不时看见国旗,在诸多场合听到《义勇军进行曲》。

  据报载,为庆祝回归祖国20年,新界乡议局挂起10万面国旗,让整个新界旗海翻腾。

  春风化雨,学子找到“回家的感觉”

  历史的线头,一旦疏松就要重新系紧。

  港英时期搞文化疏离,甚至割裂香港与内地的关系。说起当年的教育状况,天地图书公司总编辑孙立川博士向记者分析:港英时期学校不教中国历史,博物馆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本权威的出版物,开头就写着“香港历史开始于1841年英国人来港以后”。香港过去多少代人受的是这样的教育,改变不容易,需要恒久之功。

  既然香港回归祖国了,增强国民归属感天经地义。特区政府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在修订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中增加了国民教育的内容,提出了“祖国”“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等课题。同时,相关活动长期在港开展,例如,新的一年政府资助学生与内地交流,参与者增加到约10万人。

  如今,香港人会讲普通话的越来越多,20年来有十几万人参加国家级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这是语言的回归。教育方面,香港原来采用“三二二三”的英式学制,2009年9月开始实施“三三四”学制,与内地接轨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3年10月,当神舟五号升空时,全港举办学生国民教育作文比赛,超过400所学校参赛。2008年奥运会前夕,香港78%的受访青年表示,愿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义工。最近香港青年联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香港超过八成的大学生愿意到内地工作。

  根连中华,关键时刻发出光芒

  “狮子山触得到长城,血脉里感应。”

  最近一年多,记者在港采访遇到几次新闻事件,深深体会到中华文化、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植根于以爱国者为主体的香港同胞心中。它有时或许深藏不露,但在一定时空下热情奔涌。

  5月28日,外交部驻港公署再次举办开放日,3000多名市民进场。回归以来,特区护照获158个国家或地区免签待遇,公署累计处理有关港人的领事保护案件1.2万多宗。

  作为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驻港部队从进驻那天起,就受到市民的欢迎和关注。每年的军营开放日,港人扶老携幼前往参观。2016年6月,6处军营派发2.6万张参观券,市民排队领券,半天全部派完。

  连续5届,中国奥运代表团获得优秀成绩后,立即访港进行示范表演,与市民亲密互动,给香江满城留下美好记忆。每一次,几千张门票都被抢购一空。

  香港同胞表达家国的情感,并非总是抒情的。在事关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勇于斗争,敢于“亮剑”。

  去年10月,在立法会宣誓就职的庄严场合,有人公然侮辱国家和民族,鼓吹“港独”,激起正义市民的愤慨。逾百万人在网上联署谴责分裂言行。10月26日,“反辱华反港独”大联盟在立法会外发起大型集会,逾万人参加。记者挤进现场,亲耳听到许多人痛斥“港独”。

  用心浇灌,“大手牵小手”认识祖国

  意识到责任,认准了方向,有志之士砥砺前行。

  “国民教育一定要教!”香港鲜鱼行学校前校长梁纪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自行编写通识教材,为了释除疑虑,特意开放课室,邀请家长、老师、教育团体前来观课。”该校的国民教育课程实践至今。

  梁纪昌认为,老师最重要,要担责。“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国家,犹如父母教育子女认识家族及亲戚朋友一般。”

  2015年,黄埔后人、香港大中华会主席胡葆琳创办“爱我中华寻访历史”大课堂,请抗战老战士讲故事。近1000名听课的师生,被老战士当年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感动。其中50余人获得机会到北京参观。

  几天后,该团参加全国政协的一个座谈会,孩子们没有思想准备,一开始有些紧张,很快有一名女同学主动要求发言,她说:“当我站在天安门看到国旗在国歌声中渐渐升起的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感觉到自己就是中国人。”

  全国政协常委伍淑清,是国情教育的一位开创者。从1998年起,持续举办100多场活动,成功组织1万多名香港青少年进行“了解国情,认知祖国”的交流活动。人数最多的赴内地交流团达900多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曾一次次带团赴内地的中学副校长苏锐鸿激情满怀地说:“香港广大青年有梦想、有抱负,他们一定会好好装备自己,以宽阔的视野,背靠祖国,不断成长。”

让血脉紧相连
择善有为,爱国爱港
为香港种下科技种苗
责编:陈振凯 杨俊峰 邮箱:rmrbzg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