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7月01日 星期六

香港与内地

同心协力 无惧风雨

本报记者 王 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7月01日   第 06 版)

  图为香港同胞捐赠的健康快车。多年来,这趟列车奔驰于祖国大地,为内地患者送去健康。
  (照片由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提供)

  图为二〇〇三年五月八日,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特区抗击非典的第一批医用物品经深圳口岸运往香港。
  资料图片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当天,第一列健康快车从香港发车,开往安徽阜阳。这辆由香港企业家和市民捐款建造的列车,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和优秀的眼科医生。每到一地,火车就停留3个月,做1000例眼科手术。20年间,健康快车增加到了4列,奔驰在祖国大地上,救治患者超过18万例,一路播撒爱与光明。

  亲情何曾改

  健康快车凝聚了香港对祖国的一份真情。20年来,香港和内地之间有太多的故事,讲述的都是两地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香港特区政府向中央反映缺医少药,列了一份清单。中央主要领导马上批示,要求保质保量无偿支持香港。8天后,在深圳皇岗口岸附近,中央政府将满满三卡车支持物资移交给特区政府。

  全国港澳研究会创会会长陈佐洱最近受访时说到其中的一个细节:“香港需要N95口罩,我们动用外汇去日本等多个国家购买。香港需要的防护眼罩,当时全世界只有德国一家工厂生产,一个月才能生产1万个。我们与特区政府商量减到5000个,也是用外汇进行全球采购。”

  1998年,内地发生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造成逾两亿人受灾。当时亚洲金融危机正肆虐香港,但香港各界捐款仍达6.8亿港元,位居所有捐款地区首位。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灾害之重,举世震惊。震灾发生几分钟后,消息传到香港,正在享受佛诞假日的香港社会伤痛不已,立即行动起来。半小时内,香港紧急调拨50万元人民币救灾;不到24小时,来自香港的第一支赈灾队抵达四川;不到48小时,赈灾人员已在北川协助救援……至地震发生一年后,香港立法会共拨捐款90亿港元,民间捐款达130亿港元。民建联一项民调显示,95%的港人曾为四川地震捐款。

  非常时刻,更见人间真情。其实就算在平淡琐碎的日子里,亲情又何曾变改?内地供港的东江水,满载供港鲜活食品的“三趟快车”,逸夫楼和英东馆,香港慈善家、慈善基金会在各地捐建的道路桥梁,行走于两地间的香港义工,都是我们易忽略而又富有说服力的例子。

  人间有大爱

  两地间的深情大爱,有时体现在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中。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在当地做义工的香港货车司机黄福荣,地震时带着孤儿院的学生们逃至安全处,又折返抢救被困师生。阿福先救出一名老师,随后又找到三名被困的孩子。然而,正在他拼命推孩子出去的时候,三层高的房子轰然坍塌,将他埋在瓦砾之中。

  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每当同胞有难,总是义无反顾倾力相助:1991年华东水灾,阿福放下工作为灾区筹款;2002年为给中华骨髓库募捐,他从香港步行到北京沿途宣传;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带病赶到灾区帮助抢运赈灾物资;玉树地震,他舍身救人……阿福后来获封为“香港之子”,其事迹被广为传颂,更被写入内地的小学教学参考书中。

  两地间的关怀眷顾,也可以反映在政策方针的制定实施中。

  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连环冲击之后,香港经济一片萧条,失业率一度高达8.6%。

  百废待兴之际,中央政府2003年向香港送去两份厚礼──《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和“个人游”,犹如一场及时雨,令香港经济快速全面复苏。CEPA协议的签署,逐渐消去香港与内地的市场壁垒,13亿人口的内地市场成了港商和专业界人士大显身手的舞台。截至2017年5月31日,香港方面共计签发15万份香港CEPA优惠原产地证书,零关税出口内地货物累计达750.4亿元。

  曾经,非典让香港成了“空城”。“个人游”实施后,内地访港游客从2002年的638万人次暴涨到2014年4725万人次,其中七成是“个人游”游客。“个人游”带动的相关行业,每年吸收30多万香港劳动人口就业。“个人游”还推动世界高端品牌纷纷进驻香港,令香港赢得世界时尚购物中心美誉。

  同舟当共济

  内地改革开放,香港是窗户和桥梁。香港转型腾飞,内地是腹地和后盾。两地之间不仅血脉相连,更是命运相系,又有什么理由不彼此善待彼此珍惜?

  港资是最早进入内地的外来投资,给内地带来的不仅是财富和就业机会,还有人才、技术、经验和视野。

  清华大学教授、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会长王振民说:“没有香港,中国的现代化可能要摸索更长的时间。香港为国家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没办法取代的。”

  反过来,香港也因内地的改革开放而获得了腾飞契机。香港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了珠三角地区,转型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枢和旅游型城市。王振民认为,香港经济的腾飞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因为内地开放,香港才可以扮演内地跟世界之间的“联系人”,“香港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中央支持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让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稳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是国际投机者的攻击目标;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时,香港却成为国际资本避风港。其后沪港通、深港通的开启,让香港金融市场有机会把蛋糕做得更大。

  中央每一次制定国家发展战略,从来不曾遗忘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香港将化身为功能更强的“超级联系人”;在粤港澳大湾区计划中,香港同样是不可替代的“领衔主演”。香港媒体形容,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香港一向是“免票搭乘”。

  “交织了笑和泪,这小岛走下去。狮子山中见证人群里,失散团聚。一家亲亲到有时矛盾,不必以敌人自居。同舟之情,携手走过崎岖……”这首《同舟之情》,说的是香港人的团结精神。其实,这首歌若用来形容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情感联系,一样若合符节。

  两地之间,“一家亲亲到有时矛盾”,但岁月抹不去亲情,一家人当然要和衷共济。

那一夜,无人入眠
同心协力 无惧风雨
我骄傲,我是“回归宝宝”
网友寄语
责编:柴逸扉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