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年间,是海外高端人才到烟台创业最多的时期,产业提升和新旧动能转换为他们提供了广阔舞台。在烟台开发区,海归博士创新创业团队已达40多个,这一大批“高精尖”人才发明制造出世界首例血管内皮抑制素抗肿瘤新药“恩度”、世界首创可降解人工神经修复材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环氧结构胶、LED荧光粉等。350名海归与4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7名“泰山学者”并肩创业创新,担当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特种兵”,高端人才正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王爱军:让更多国人受益
“1996年参加高考时,我特别想做一名外科医生,能帮助身受疾病困扰的患者解除病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爱军聊起了他立志悬壶济世的梦想。但是阴差阳错,他大学最终选择了药学专业。
“其实在2000年大学毕业时,我就很想创业赚钱。”王爱军坦言,当时很多同学都去药厂做药品销售工作,收入相当诱人。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王爱军逐渐发现了科研的无穷魅力。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之后,王爱军萌发了去美国留学的想法,想看看最先进的技术如何产生并得以应用。王爱军在国际上首次证明血管内膜新生和动脉硬化的发生机制与多能血管干细胞的行为有关,该成果发表后一度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我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但是没有具体思路,总觉得时机不够成熟。”直到去年6月,王爱军在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了烟台隽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王爱军和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开发的神经导管产品、神经修复新材料产品及脊髓修复产品成为国内首创,也在国际领先。“神经导管制备方法”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最新研究成果“可降解修复凝胶”经过多次工艺优化,已开始各项临床前检验工作,该产品将造福糖尿病和静脉曲张患者。
目前,隽秀生物已获得4项专利授权、承担5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公司生产的神经修复材料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隽秀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项目也即将启动,建成后将成为拥有多条产业链的综合型生物医药产业园。
“虽然不能在手术台上亲自为病人做手术,但是现在我们开发的新产品有可能让更多的病人受益,也算实现了自己‘悬壶济世’的梦想。”王爱军说。
“未来,我们公司要做高品质、有特色、能跟国际水平接轨的产品,打破国外的垄断,进一步提高国内整个行业的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王爱军自信满满地说。
陈田安:建立先进材料基地
行走在渤海之滨的烟台,时时感受到新旧动能的转换,这里涌现出了许多创业创新典范,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田安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祖国情结还是解不开的,即使在国外20年仍属‘旅居’。在自己拥有电子材料的研究成果后,最想实现的就是帮助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实现突破。而烟台德邦科技也正谋求在电子材料领域有所作为,加上烟台的引才政策确实比较吸引人,所以我选择了烟台。”对于自己的归根情结,陈田安感触颇深。
陈田安组建起包括6名博士、40余名硕士的创业团队,成立了山东首家外籍院士工作站,先后获得授权专利160项,有效提升了烟台电子材料产业的科技含量,也使得该公司不仅在终端产品上知名度提高,在电子组装、微电子封装、平面显示、第四代绿色光源LED等领域也有了“话语权”。
风电和LED光源产业在国内正方兴未艾,但关键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却是短板。陈田安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兆瓦级风电叶片胶粘剂,成功打破了国外多年的技术垄断。“经过专家鉴定,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而且价格比进口降低了25%以上。”
德邦承担的另一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即高效白光LED封装技术及封装材料的研究同样获得成功。陈田安说,作为第四代绿色光源,LED产业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LED发光芯片必须加装一个保护层才能正常工作。这种保护层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工艺,相关技术也一直被国外垄断。
为此,陈田安专门引进了另一重要级人物陈维博士,经过一年多艰苦科研,最终突破了白光LED器件封装的关键制造与配套材料技术,并建成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生产线。
“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将德邦新材料产业园建成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高分子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同时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封装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以及国内工程粘合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陈田安的话语坚定而有力。
房健民:志在做新药
“手握”8个国家一类在研新药产品,成功研制国内首个“ADC”类抗肿瘤药物,这是房健民团队在烟台开创的事业。
在烟台,房健民的角色是海归博士、荣昌制药首席科学家。在国家层面,房健民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曾在美国从事抗体药物研发多年,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发明的多个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他还参加了国家科技部和“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十三五”抗体药物的规划设计,是我国生物药物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
是什么让这位“重量级科学家”来到烟台,留在荣昌?房健民说:“来到烟台开发区是缘分,安心留下来创业就完全是环境的原因了。与荣昌制药进行合作,是因为大家拥有共同的“通过生物制药解决生命难题”的理念,最重要的还是开发区优异的发展环境。”
如何留住人才?给人才打造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非常重要。荣昌制药董事长王威东变吆喝“招人才”为“找伙伴”、“聘CEO”,即高端人才带着技术过来,不需出资便可持股,并受聘总经理,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我感到非常荣幸,各项政策、创业资金给予我们很大支持,对我们项目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在海外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术,但一个药物研发需要很多配合,仅靠科研人员发挥作用也是有限的。”房健民说,“回来以后我们的舞台更大了,机会更多了,我们可以结合国外技术,开发一系列的新药,我们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从经济上来说是良性循环。”
房健民团队的定位是做新药,而不是仿制药,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满足临床上的需要,不仅要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将来更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各地留创园 都在“开枝散叶”(延伸阅读)
天津留创园:天津市新命名了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南开大学津南研究院等17家“天津市留学人员创业园”。截至目前,天津市留创园累计吸收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人才2800余名。近年来,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园企业及留学人员承担市级以上各类专项825项,形成创新技术和产品1500余项(个),获得各类专利授权1469项,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近25亿元。
内蒙古留创园:截至目前,内蒙古留创园累计吸引360名海归来包头创业,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2017年1至5月,内蒙古留创园共引进9名高层次人才入区领创办企业。其中海归博士5名、硕士1名,国内博士3名;引进企业4家。这些海归人才中,博士127名、硕士120名,同时吸引包括国内博士、高级工程师在内的其他高层次人才118名。留学人员领办、创办企业354家,其中在孵企业183家。
南昌红谷滩创业园:该留创园已经满员。南昌留学人员创业园红谷滩一期园区近日迎来了最后一家落户企业——江西墨庄轻奢服装定制实业有限公司的开业。
红谷滩留创园开园以来,吸引了大批“海归”的关注。目前,已有10多个项目进驻,涉及文化创意、生态环保、生物科技、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红谷滩留创园行政经理李慧敏说:“目前园区一期2000平方米办公场地已经饱和,我们将抓紧推进二期和三期建设,尽量满足更多留学回国人员的创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