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款名为“蓝鲸”的游戏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有130名参与游戏的俄罗斯青少年被诱导自杀。网友举报,“蓝鲸”已进入中国大陆,并出现了类似“4:20叫醒我”的自杀社交群。尽管目前“蓝鲸”在中国蔓延的事态已被遏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相反,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蓝鲸”并非唯一的游戏“毒瘤”,暴力、色情、恐怖电子游戏并不少见。网络净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莫打擦边球
近几年,中国电子游戏市场如火如荼。对于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网游在生活中扮演着娱乐和社交的双重角色;电竞行业的蓬勃发展,也让家长们对游戏一边倒批判的观念得到了转变。网游,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生活中的一部分。
网络游戏繁荣的背后,却深藏隐忧。低俗色情游戏以及带有恐怖暴力情节的游戏侵蚀着网游冲浪者的身心健康。为了吸引玩家,大量的游戏从业者打擦边球,利用青少年好奇心强、自控力差、叛逆心理重的特点,以情色、血腥恐怖为卖点,变相诱导青少年消费,不仅污染了本该健康向上的心灵,也为社会安定埋下了“炸弹”。青少年可能会模仿不良网络游戏中的飙车、砍杀、爆破、枪战行为,产生暴力犯罪倾向;青春期少年心理比较躁动,加之受网络游戏中的淫秽色情场景刺激,极易实施性侵害犯罪。而因“灰色”网游而产生悲观、厌世情绪的案例也频繁见诸报道。
利益当头,某些知名网站也自降底线:点开网页,暴力情色网游弹窗污染视线。网站的纵容,使得部分游戏从业者更加肆无忌惮,为了引诱玩家而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在游戏中使用大量“三俗”镜头,线下活动,如发布会等,同样游离在灰色边缘。猎奇、情色噱头似乎已成为吸引眼球的不二法宝。
企业不能只讲利益,也要讲良心,在争取财富的同时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不能靠“灰色地带”的“擦边球”变相诱导挣黑心钱。“蓝鲸”,是对游戏从业者良知的拷问。
监管做到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截至2016年12月,10—19岁群体占比20.2%;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学生群体占比为25.0%。
庞大的学生网民规模,要求监管做到位,以“蓝鲸”为戒,防患于未然。2016年,文化部发布了《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2017年5月,“网游实名制”开始实行。然而,现在的网游进入公开测试后,玩家注册账号时,虽然也要求填写真实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但由于无法找公安机关认证,注册系统无法辨别玩家填写的资料是否真实,只能走走形式。
中国网游分级制度于2010年起在北京试点施行,目前尚未全面展开。而且,由于认证系统并不完善,也陷入了与“网游实名制”同样的尴尬境地,空有形式而无实质性改变。既不能对网游“非黑即白”一刀切,也不能流于形式放任不管,这对网络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
家长要负责
沉迷网游,特别是“灰色”网游,危害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成长。青少年犯罪频发,打着擦边球的网游从业者难辞其咎,学校跟家长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学校层面讲,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必要时由专业心理医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特别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的作用尤为重要。
父母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娱乐习惯,对于孩子玩网游要适度把控,变“堵”为“疏”,鼓励青少年离开电脑桌,放下手机,与同龄人多接触,把孩子从网络拉回到现实,减少对网游的心理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