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6月03日 星期六

美哉,桃花坞木刻年画

□荣 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6月03日   第 11 版)

  铁门一拉开,一张清癯的脸望出来,看到我们,微微一笑,就缓缓引我们上楼,进入一间看上去十分干净的居室。虽然说不上老人的住处应该有什么固化的模式,但那里家具的摆设,墙上的装饰等,真不像是年迈之人的居所。后来才知,这里是他儿子的住处,说是去年老伴过世,他大病一场,孝顺的儿子儿媳非得让老爹爹一起住才放心。虽在儿子家,他仍然拥有卧室之外另一个单独的小空间,看上去更像他的书房,在那里,总算逮到了一些老年人的物什:挂在衣架上式样老旧的衣服,简朴的茶几,老茶壶及散落在房间四周的不少上了年代的老东西——一眼就知道是好东西。这也是我们此行非常想看的东西:那些带着传奇色彩的老木刻板,那些精美的几乎失传的木板年画。

  老人骨节分明的手指看上去灵活又有力量,这是一双一辈子都奔跑在手艺上的劳作之手。就是这双手,开始向我们展示他的藏品的瞬间,却突然透着一丝迟疑。是怕我们不懂欣赏吗? 但那些年画真是太惊艳了——全是他的绝活,全是他的宝贝,全出自他手,一张张桃花坞木刻年画色彩鲜艳,画风细腻,线条清晰明快,画风多样,内容又包罗社会万象。在我们一声声真实的惊叹和啧啧称奇声里,老人的手看上去像全血战士,兴致勃勃又充满了激情。那么一大叠年画,一张张抖露在我们瞪大的眼里,他开始为我们介绍,这张是如何套印的,那张用了几色,几块刻板,这张是取自什么传统故事,那张细微处的色泽如何洇染等等。那一刻,他脸上的神态是骄傲的,自信的。是啊,他完全应该骄傲和自信,这真的是应该传世的艺术精品!他这一生就干了这事,早成了这一行当的顶尖大师傅。能说他是唯一顶尖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年画这行当,原先太轰轰烈烈了,一年要印行百万张呢。我心里盘算着,如果一本书,销量能在百万册以上,那是什么概念呢?那不是很牛而是太牛了。可是牛着牛着突然就式微了,像一个辉煌的老者,活着活着,突然活成了一个孩子,需要小心地保护,需要有后来人接手。

  传承非遗,就是这个意思吧。

  坐下来,听他淘古,淘淘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前世今生。他说起来自然如说家事。桃花坞年画前身为苏州木版年画,在明代已有印行,清代乾隆时代达到鼎盛期。最多时开设的大小画铺有数十家之多,且大多集中在苏州阊门外的山塘街和阊门内的桃花坞,故统称“桃花坞木刻年画”。该年画是我国流传于民间最广的传统年画品种之一,和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年画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桃花坞木刻年画又有 “姑苏版”年画的古称。2006年5月20日,桃花坞木刻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题材上,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内容非常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平民百姓,社会生活新闻、历史故事传奇及三百六十行等无所不包,当然,老百姓最欢迎的还是以吉利喜庆为题材的年画。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尺幅也是多种多样的,诸如门画、中堂、挂屏、斗方等,大凡室内外适于张贴之处,都有相宜的幅式,其中以门画销量最大,据说是因为它能把邪恶拒之门外的缘故。而与别的木刻年画艺术上不同的是,传统的桃花坞木刻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在早期画面的经营上,甚至可以看出宋代院体画、明代界画和文人画的痕迹,还受到西方艺术影响并大胆借鉴西方艺术,吸收了西洋画法中的透视和解剖知识,因而画面上的远近、人物比例等,看来都很悦目。保留下来的不少作品都能看出对西洋铜版画雕刻风格的模仿,甚至有的还在画面上题明“仿大西洋笔法”。因此,桃花坞木版年画堪称画法最精、刻工最细、结构最复杂、幅面最宏大,还基本全用套色制作。精湛的刻板和套印技艺加上富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画面取材,使得桃花坞木刻年画独树一帜,既不失清雅又富有装饰性。

  我还特意查阅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涉及传承方面的举措,看到了出自专家的这样一段话:“非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化石”类型,技艺遗产要原汁原味不掺假地保留和展示,它就像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修旧如旧”;另一种是“活化石”类型,比如戏剧遗产,在原汁原味不消失的同时输入新血液,于是有了苏州的青春版《牡丹亭》,有了上海的越剧版《西厢记》,桃花坞年画要持续发展,就需要坞外陪同坞内一起培本开源。”专家认为,“首先扩充收集和原汁原味地复制桃花坞各时期真品,进而设法复制国内外藏家的桃花坞绝品。收藏、复制和研究新中国的新桃花坞年画。其次,把当今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对桃花坞的创作中去。再进一步,可以在桃花坞基地进行‘附录性’扩充,比如:收藏展示苏州以外的中国传统年画,可在了解苏州桃花坞的同时,又得以通观中国年画全貌。收藏展示20世纪中国新年画,可将其与桃花坞的新年画对照比较独特性和相关性。”一句话,得利用古老的图式,故事新编,旧瓶新酒。

  目前,桃花坞木刻年画已作为苏州工艺美院的一个常设专业,有了固定的教学基地。艺术收藏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制作成为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主业之一。文化部门已开始进行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的资料征集等工作,它将被建成传统木版年画的收藏、研究、保护基地。而我拜访过的那位老人,也收了4名新徒弟,成为花坞木刻年画从业人员。总之,苏州文化部门及一群坚守桃花坞年画核心创作价值的艺人们,正努力着让这门优秀的遗产艺术复兴。

  写这篇小文时,突然想起那天老人将我们送出门时我的懊悔,我对陪同前往的人说:“我失礼了。”看他不解,我解释说,“登门看望一位老艺人,应该带点礼品。”回程的高铁上我还在想,若下次去苏州,一定要带上一束花,向这位高龄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老人,表达内心的崇敬之情。

美哉,桃花坞木刻年画
衣装亦庄
楸情绵长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