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中国教育成就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张保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31日   第 11 版)

  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塑造这种精神。图为无锡市科协等举办的第四届小学生科学素养大赛决赛现场。
  (本报资料图片)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结构示意图

  “核心素养”无疑是教育领域当下最热的关键词汇之一。众多教育专家、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在谈论探讨其内涵,寻求培养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之道。在理论领域,据中国知网上的统计数据,从2016年以来,以“核心素养”为关键词的论文已超过700篇。在实践领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紧锣密鼓地作出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部署,各类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相关探索活动,众多家长也从家庭教育角度,努力营造适宜核心素养培养的家庭氛围。

  

  回答好教育永恒命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核心素养”的超高热度是其自身内涵决定的。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对其的定义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面临的一个基本而永恒的命题,而核心素养则是对此命题作出的明确回答,不仅事关教育改革的方向,而且直接决定具体教学行为等。正如林崇德指出的那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教育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而变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指出,人类正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知识时代,一方面,信息科技突飞猛进、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新职业不断产生、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趋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与种族、民族、文化有关的矛盾时有发生。新时代的教育要赋予学生抓住新时代机遇,应对时代挑战的能力。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提出要培养学生21世纪核心素养,如美国有关组织提出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经合组织和欧盟提出培养学生“关键素养”,澳大利亚提出培养“综合能力”。正是基于上述背景,近年来,我国努力在准确全面把握新时代特征,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概念,并科学界定其内涵。

  彰显国际视野与中华风范

  “核心素养”这一表述首次出现于2014 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据林崇德介绍,其实早在2013年5月,他带领课题组就接受了教育部关于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任务。该课题组阵容强大,囊括了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历经3年多研究,2016年9月,课题组向社会发布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又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林崇德介绍说,责任担当等6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6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6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为方便实践应用,将6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引领中国教育进入3.0版本

  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等一样,“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创新重大成果之一。当我们把这些理念联系起来的时候,自然而言地会想到如何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林崇德看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谈到“三维目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联系到另一个概念“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他看来,简单地说这三者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进程。“双基”在我国较早就提出并付诸实践,后来因其不完整,进而提出教育主要达到“三维目标”,而“核心素养”是对其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说,这三者分别代表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如果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那么达到“三维目标”是2.0版,构建“核心素养”则是3.0版。它们是中国教育发展跃升的足印。

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中国教育成就系列报道之四)
舞动国学迎“六一”
新型网络蠕虫病毒需警惕
武汉倾力打造海绵城市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