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热词,尤其是在今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其中提到,加快“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和转化,是需要培育壮大的新兴产业之一。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国家顶层设计的范畴。
国家最高层面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是着眼大势、谋划长远之举。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将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将重塑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形态。据《科学》杂志预测,到2045年,全球平均会有一半劳动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可能达到77%。业内普遍认为,作为接棒互联网的下一个产业发展浪潮,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在过去的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如今,在信息时代和人工智能的“风口”,中国没有缺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一款小小的手机应用,还是具备超强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都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缩影。不夸张地说,在人工智能技术上,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实现弯道超车,领跑世界。
然而,人工智能要想实现真正落地和持续发展,占领技术创新的象牙塔尖远远不够,还需在整个产业“大厦”中搭建起稳固牢靠的“四梁八柱”。
首先,要过好保障关。如今,国家出台了一批有关人工智能的促进、规划文件,如《“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然而,要想切实推进人工智能的落地,还要在这些宏观设计的框架下,制定专门针对人才、资金、技术、监管等方面的细化措施,从细微处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过好漏洞关。随着互联网数据的丰富,计算能力的增强,人工智能开始进行产业化应用。人脸识别、语音搜索、识图搜索已经应用到多个领域,人工智能正在向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渗透。但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漏洞、隐私泄漏等问题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不小的阻碍。例如,在今年年初,有媒体在实验中用一部安装了换脸软件的手机,去攻击另一部装有某企业人脸识别应用的手机,居然成功通过验证,一时引起了社会哗然。在人工智能技术尚未进入成熟期的当下,堵住这些漏洞至关重要。
其三,要过好应用关。无论技术水准有多高,将人工智能与教育、医疗等领域无缝结合,实现落地应用才是硬道理。然而,从实践经验、人才基础等方面来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仍有较大局限,这也给人工智能的落地带来阻碍。因此,突破应用瓶颈将成为人工智能的必争之地。谁能率先在应用上实现突破,谁就能在智能时代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业内人士预测,2017年,将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落地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结构也将基本形成,许多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落地才是硬道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需要一个稳定、坚实的基础,才能行稳致远,真正领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