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样寻找,世上没有任何一个港口像比雷埃夫斯港这样让我心醉神迷……”这段深情的表白来自希腊家喻户晓的民谣《比雷埃夫斯的孩子》,孩子们唱着这首民谣在比雷埃夫斯港嬉戏,在比雷埃夫斯这座美丽的城市长大。
位于地中海之滨的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一颗明珠。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多次表示,希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将比港项目发展好,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和中欧合作。
2008年10月30日,原中远集团所属中远太平洋(现名为“中远海运港口”)以4.98亿欧元中标,从比雷埃夫斯港务局获得比雷埃夫斯港2号、3号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如今,作为希腊的第一大港口、地中海第二大港口,比港吞吐量增长近3倍,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从并购之初的第93位大幅提升至2016年底的第38位,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经过中远海运在希腊的深耕经营,比港正在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枢纽港,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实力让繁荣重现
中标比港特许经营权后,中远海运于2009年成立了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PCT)。当时适逢希腊爆发经济危机,希腊各大行业均受到较大冲击,比港也未能幸免。
时任PCT总经理傅承求回忆,当时,比港亏损1300万欧元,客户几乎流失殆尽;原有设备缺乏保养,部分几近瘫痪;大门被工会围堵,工人不能正常上班;船舶压港严重,生产陷于停顿,经营管理举步维艰。
危机中,比港中外员工积极应对不利局面,使码头很快进入稳定运营阶段;积极拓展市场,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实施国际船舶与码头安全费项目和采用进口重箱自动称重系统,比港在每年获得370万欧元净收入的同时,单箱外包成本从36.6欧元降到15欧元以下,成本明显降低。客户数量也稳步增加,稳定挂靠干线,辐射到远东、西北欧等地。到2012年5月底,比港已彻底扭亏。
据了解,比港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夺得了全球前100大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增长率冠军,并在2013年夺得了该排行榜的第十名,之后两年稳定增长,2016年再次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中国管理让双方共赢
在对比港的投资过程中,中远海运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积极作为,在为企业争取到了更多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就业,实现中希双方共赢。
面对比港管理局等竞争对手,PCT不搞“赢者通吃”,而是将部分业务分享给竞争对手,使他们也能够维持稳定增长的生产。在选择供应商时,PCT秉承的原则是:在同等条件下,以“希腊制造”和“中国制造”为优先考虑对象。通过公平竞争,PCT选择了希腊的港口建设公司来建设2号码头的改造工程和3号码头的全部工程,工程造价超过1.5亿欧元。
在中希两国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如今的比雷埃夫斯港已经成为希腊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截至目前,中远海运在希腊的发展改善了比港的基础设施条件,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2600个,增加了希腊的财税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事实证明,我们不仅能把当地码头经营好,而且还能围绕码头把更多业务吸引过来发展,给希腊经济和就业带来更多机会。”傅承求表示。
中国温暖播撒地中海岸
中远海运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当地管理者和员工最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和市场信息,只有充分信任、支持他们,企业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PCT的商务经理塔索斯·瓦姆瓦基德斯说,曾经比港周围很难找到吃饭的地方,员工只能自带午饭,很不方便,PCT管理层便决定由公司提供免费午餐;每逢圣诞节,公司都邀请14岁以下的员工子女和他们的家长来公司相聚,还贴心地给每个孩子准备圣诞礼品。“我们有部分希腊员工不喜欢储蓄,在工资发放前常因为临时原因导致资金周转困难。PCT管理层针对性建立了相关制度,让他们可以提前预支部分工资。”塔索斯表示。
如今,在雅典的大街小巷,希腊人见到东方面孔常会问:“China?COSCO?(你是来自中国,来自中远海运吗?)”中远海运获得了希腊人民的认可和欢迎。“我很骄傲能够成为中远海运大家庭中的一员。”塔索斯说。
在“一带一路”绘制的蓝图中,比港项目建设正在成为中希战略合作的典范,它将为希腊人民创造新的福祉和希望,在中希文明历史上写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