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4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514起,处理5023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476人。这种形式的通报,如今已经成为常态。从2012年12月4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以上率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近5年来,八项规定精神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小切口”推动“大变局”
让我们把目光投回到2012年的12月4日,彼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刚刚履新,就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内容简单明了,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2013年9月3日,中央纪委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以此为起点,中央纪委每逢重大节日节点,都要发出通知,要求狠刹“四风”问题。中央纪委还在重要时间节点,点名道姓通报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如今,点名道姓通报在各地已经成为常态,出现在名单上的官员有名有姓,大大增强了对违规行为的震慑力。
近5年来,中央政治局以上率下,中央国家机关积极跟进,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各级党组织以八项规定为手术刀,针对“四风”病灶,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分析指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新思想新方略的亮丽名片,八项规定犹如“第一声春雷”,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载体,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结晶体”,是修复政治和社会生态的关键切入点,也是联系党心民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命线。
“总动员”带来“好风气”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发起了移风易俗的总动员,近5年来身体力行执行八项规定,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头雁效应”。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
据统计,自八项规定实施起至2017年4月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万多起,处分11万多人,平均每天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查处的问题就超过100起。
“从初定原则到切实落地,八项规定是动真格的,使官场风气和社会风气得到很大改观。旧习惯已经破除,新作风正在形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燕继荣教授说,八项规定的持续发力,证明其不是权宜之计,相反,中央对此意志明确、决心坚定,执行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高波说:“习近平总书记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了示范。全面从严治党已在制度轨道上常态运行,人们越来越相信它将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和不容置疑的社会存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作风问题最容易反弹,党要保持肌体健康,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
依托人民群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更新“武器库”。从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网站,到上线手机客户端“反‘四风’一键通”和微信“四风举报”平台,中央纪委监察部“一网一端一微”形成强大的监督力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搭上新媒体新技术的“快车”,开门搞监督,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
建章立制是严明纪律的保障。中共十八大以来,共有50多部党内法规陆续出台或修订,既保证了立规质量也兼顾了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
随着监督网络和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越扎越紧,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八项规定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高波表示,在持之以恒地保持高压态势的同时,还应适时加强正面清单的有效供给,乘着从严治党的东风,推动施政过程特别是公共财政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看紧政府的“钱袋子”,带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交感共振。
八项规定刚出台时,曾有人质疑会不会是“一阵风”,如今,这种声音已经销声匿迹。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常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不会有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