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23日 星期二

移动支付让中国品牌更走心(品牌论)

卢泽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23日   第 11 版)

  在中国居住超过半年时间,很多外国朋友就会表达他们回国后的不适应:在超市买斤水果,要从钱包里拿出纸币,等待服务员找零;给朋友汇款,甚至要等两三个工作日才能到账……这些过去习以为常的事情,如今却让他们有些不耐烦——在中国,一个二维码就能搞定一切。

  移动支付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曾有外媒记者“探访”上海地铁,随后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在地铁飞奔的同时,几乎每位乘客都在盯着智能手机屏幕,他们正在进行网购、转账、预定出行等……这显示出,以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

  事实上,如果这位外媒记者愿意去中国农村看看,就会发现,不仅上海、深圳这些发达城市,中国农村随便一处水果摊位或是便利店里,都能看到“扫码付款”的标志。

  当下,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兴业态正引领中国技术革新和经济形态变革。虽然世界各地都在研发移动支付技术,但任何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样普及。前不久,咨询机构毕马威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66%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移动钱包业务,而在中国,这个比例高达84%。有专家预测,不超过10年,中国即将迎来“无现金时代”。

  移动支付之所以在中国发展得如此之快,其背后既有巨大消费市场的有力支持,更与多年来积累的互联网生态体系关系密切。在中国,移动支付绝对不是“互联网金融”这么简单,透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在融资租赁、酒店、租房、出行、婚恋、公共事业服务等多个场景下为用户、商户提供服务,其外溢效应和对经济形态的重塑能力大到难以估计。

  市场无国界,中国兴起的移动支付风潮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在美国,支付宝已经接入400万个美国商户,与苹果公司的支付工具分庭抗礼。而微信支付已登陆12个国家和地区,支持11个币种直接结算。中国移动支付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让一小部分海外媒体、学者有些不太适应。过去,中国制造位居全球产业链低端,他们很容易从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唱衰。如今,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新兴技术已经站在世界最前端,无论一些海外媒体和学者是否愿意正视这个现实,市场都是最有力的证据。也许,暂时还会有媒体和个人对中国高铁、手机等怀有偏见,但是,他们却很难在一个日常的下午宁可在超市的收银台前掏出一沓钞票,也不愿意轻松扫一下二维码,这是技术的力量,也是品牌的力量。

  入眼入耳容易,入脑入心难。随着移动支付等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渗入海外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国品牌正不知不觉地从海外顾客的手中走进心里。这一步跨越,弥足珍贵。

中国移动支付盛行海外(中国品牌在海外)
移动支付让中国品牌更走心(品牌论)
责编:王 萌 邮箱:rmrbzgp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