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18日 星期四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钱塘江畔新鲁班传人荟萃之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18日   第 09 版)

  营造具有温暖诗意人文关怀、精益求精细节追求、奋发有为激励效能的校园环境氛围,旨在培养兼备中国气质、国际视野、工匠精神与职业技能,既能传承中国建筑文化,又能在城乡一体化人居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新一代鲁班传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宋立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60年的办学生涯中,为社会输送各类建设人才4万余名,是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学院坚持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人本化、教育化、功能化、科技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校园文化、服务社会结合起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努力培养新一代鲁班传人。

  校园景观蕴含建筑内涵,传播建筑文化

  学院在整体景观设计、道路命名中都增加了建筑元素,形成了独具建筑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步入由“三本建筑之书”组成的南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历史柱廊,分别为玉琮柱、斗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亚柱和科林斯柱5种共18根,整齐排列,气势恢宏。每根柱的材料皆为整块石材雕凿,体现了建筑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的艺术理念。校园里随处可见建筑元素,传统墨斗雕塑、鲁班像雕塑、校园草坪上设置的各类建筑小品、书法题词无不展现建筑特色,彰显着学院以环境育人的思想;以鲁班、梁思成、詹天佑、茅以升、蒯祥等历史建筑名人命名学院主干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名人,学习名人故事,传承名人精神。走在校园的林荫小道,倘徉在建筑历史的丛林中,感受建筑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莘莘学子的心中不免激起对建筑专业的憧憬和热爱之情。

  高科技虚拟与真实场景融合,实训场所全方位开放

  学院柱廊东侧是占地8600余平方米的园林综合实训中心,包括温室花园、中式花园、虚拟植物园。可通过手机二维码技术制作标牌可对校园植物进行挂牌定位,用智能手机扫描后即可通过校园无线网络连接到植物数据库,使学生可以在开放的校园,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地学习。虚拟植物园现有各类植物200余种。

  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学院制定了“互联网+实训”行动计划,在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师资建设的改革,实现行业和学校互联互通,智慧建筑、智慧实训、智慧教育全方位、深层次推动了传统职教与互联网的融合,并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积极打造人才培养机制的新模式,打造行业企业与学校间互联互通的桥梁,校企互通有无、共建共赢的信息交流平台。

  建设鲁班文化馆,培养学生“鲁班精神”

  学院于2015年建设了鲁班文化馆并对外开放。通过鲁班史料、故事传说,鲁班发明实物展示、模型展示,鲁班传人建筑名家风采展示,鲁班文化介绍等,展示“鲁班文化”内涵,弘扬“鲁班精神”。鲁班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学生享受作品在双手中升华的情感,打造本行业的卓越产品。

  学院每年在全体学生中开展“鲁班之星”评选活动。对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专长、获得专利等学生进行表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有为。建设“鲁班传人”优秀校友墙,跟踪调查各级校友,关心校友的发展,为在各条战线上表现突出的优秀校友制作宣传墙,把他们的事迹上墙展示,激励学生向优秀校友学习。

  设计人居生态设施,倡导建筑生态文化

  学院联合浙江人文园林公司、浙江合大太阳能公司等多家行业优秀企业,由学院大学生科协和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在实训楼和图书馆之间的校园景观河道旁共建了一个美丽乡村示范庭院,占地500余平方米,分为美味花园、香草花园、康复花园、雨水花园,具有科研功能、污水处理功能、有机垃圾处理功能、节能功能、心理康复功能、交流功能等多项功能。使之成为学校绿色生态科普校园建设的亮点工程、建设行业绿色低碳科技研发的创新实验基地。

  学院还在实训楼、食堂等建筑物的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并建造了屋顶绿色、雨水回收、太阳能热水等先进设施,将绿色建筑理念贯穿于生态校园建设之中。

  启迪学生心灵,培育心育文化

  学院一直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培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性格特征,养成情绪乐观稳定的良好心理习惯,以便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学院以心理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心理干预为后盾,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以“孕育阳光心灵,和谐职业人生”为目标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定向运动为载体,打造定向体育文化品牌

  学院以“志有定向、挑战自我、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指导,以育人成才为根本任务,建设以定向运动为载体的校园体育文化,打造体育文化品牌。通过开展定向运动,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熏陶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

  学院自2004年组队参赛以来,已15次获得全国、11次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定向赛团体、个人冠军,获得50多枚奖牌和200多个名次的好成绩,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2007年,学院大学生定向协会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学生社团”,协会会员方万欣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护跑手。学院先后获得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中国定向运动示范学校、全国定向运动先进单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学生定向分会副主席单位。定向体育文化培养了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道德风尚,对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构建“三段式”教育模式,国防教育成特色

  学院重视国防教育,以“强健意志体魄,加强学生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树立忧患意识”为总目标,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课堂为辅、军事知识讲座为补的“三课堂”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建立了以现役部队教官为主、退役士兵学生教官队为辅的“传帮带”式的军事技能训练管理机制;构建了军事地形图教学内容与学院定向体育运动和专业识图教学有机融合的新途径,形成了训前、训中和训后“三段式”管理的国防教育模式,2016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院长期重视文化培育,坚持以文化人,成为杭州钱塘江畔新鲁班传人的荟萃之地。

留学实习要趁早
我的留学生活(留学素描)
实习学到了什么?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