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是地球上最狭长的国家。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离南极最近,所以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在这里,新老华商找到了一片得以施展拳脚的天地。
这里发展空间很大
在遥远的国家智利生活着一群追逐梦想的华商。这个狭长的国家里有着吸引众多华商前来的创业机会。
“2013年我到智利首都考察,发现这里的发展空间很大。当时这里华人的生意大概可以分为三类,餐馆、批发、开零售百货店。与欧洲相比,这里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等都很落后,没有品牌营销。”夏章德当时只有23岁。
13岁便随父母移居匈牙利的夏章德很小便开始在生意场上历练。“父母专业做鞋子生意,做得蛮大,高中以后,我和表哥一起去开发罗马尼亚市场,发现自己的能力有欠缺。”于是,不爱学习的夏章德痛下决心,回到中国的大学读了两年,“我旁听管理学专业方面的课程,花两年时间学完4年的课程,收获很大。学成后,我本想在国内搞一个网络平台,但是做惯实体经济的父母不是特别认可。当时,弟弟要到智利发展,所以,父母希望做哥哥的能够和弟弟一起开创一片天地。”
“机会很好。”这是夏章德考察智利后得出的结论。于是,兄弟两个便开始了在新天地的闯荡。
吸引陈晓岚留在智利的也是发展机会。按照智利华人习惯的说法,1999年到达智利的陈晓岚属于“老侨”。目前,根据当地华人的粗略统计,在智华人约3万。“老侨”大多来自广东,主要从事餐饮行业。像陈晓岚这样主要从事家居装饰品百货进出口贸易的不多,而这也是当时吸引她留在智利的重要原因。
已经进入“知天命”阶段的陈晓岚一向有颗不安分的心。1988年,中医专业的陈晓岚大学毕业。“坐诊两年后,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像等老等死,实在不喜欢。”当时正值海南建省之初,她瞒着家人,怀揣100元人民币独闯海南。“卖报纸、卖唱……我完全放弃了中医专业,为了谋生,我几乎什么都干。这段经历是很好的锻炼,把原来做医生时的娇气和当时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矫情都磨没了,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
在海南,陈晓岚最大的收获应该算是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学作曲的丈夫。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两人天真烂漫地走上了经商之路”。之后,他们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到1999年,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品牌,开了连锁店。
“那时候的生活很悠闲,不过我又开始考虑换一种生活方式了。正好弟弟在智利,我就去看他。”结果到了智利,陈晓岚就喜欢上了那里,而且,她发现了很好的机会,“当时,智利的华人应该还不到1万人,绝大部分从事中餐业,做进出口贸易的很少。”
“国内有物美价廉的产品,背靠祖国的资源,我们可以一步到位做进出口贸易。”于是,他们夫妇放弃了中国国内的生意,带着8岁的女儿飞往智利。
“说实话,从生活水平来说,智利自然没有欧洲舒适,但是经济发展前景却要好得多。”夏章德说出了众多智利华商的感受。
挫折总是难免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栽跟头是少不了的。在智利,由于不熟悉当地的风俗人情以及法律法规,包括陈晓岚和夏章德在内的华商没少吃亏。
“可能是观念上的问题,智利偷盗猖獗,而且,他们并不以此为耻。”夏章德说,“百货类的生意受影响特别明显。据我了解,像沃尔玛这样的超市每天因为偷盗的损失很惊人。”
陈晓岚可以说深受其害。“客人、员工都会有偷盗行为,每天偷一点,累积下来也是不小的数目。像我开分店会交给当地人管理,结果查账的时候才发现损失不小。这对管理而言是很大的考验。”她不得不适当缩小规模,并加强监控,“比如,依靠科技手段把一切流程化,每个细节都透明,堵上管理漏洞,让员工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不熟悉是另一个“雷区”。
“智利这里的劳工保护力度很强。刚开始不了解,很容易遇到挫折。”夏章德在这方面有切肤之痛。“雇佣员工签合同时,比如如果写明从2017年5月6日到2021年5月6日,就是长期合同。如果中途解雇,在西班牙,公司需要赔付员工三四个月的工资。而在智利,必须赔付剩余所有时间的工资。”夏章德吃过亏之后才明白了这一点,“当时经人介绍从别的公司挖了一个人过来,结果就出现了这个问题。损失吗,算算还是蛮心疼的。”
目前,夏章德还有一件头疼事。“过去,28个人才能成立工会。现任总统上任后改为9个人。我在北部两家店,员工总数刚好为10。他们直接成立了工会。令人郁闷的是,这个工会主席为了谋取私利,时不时就会故意找茬。比如,他会给劳工局打电话,投诉店里货物摆放不合理,影响他们行动。但事实上,货物如何摆放是他可以决定的。但是劳工局不听我们解释,直接开罚单。去年,这样的罚款我就交了30多万元人民币。更离谱的是,这个主席现在提出辞职,而这些罚款纪录就成为对公司不利的证据,他要求赔偿20多万元人民币。现在这个事情还没解决,我也还没找到好的办法。”
不过,虽有挫折,却并不影响他们在智利发展的决心。在包括陈晓岚和夏章德在内的华商眼中,瑕不掩瑜,智利仍是一片他们能够放飞梦想的希望田野。
祖国助我们腾飞
“我很感恩自己的中国人身份。背靠祖国,让我在外打拼时能够得心应手。”陈晓岚笑得非常爽朗,“南美有很多国家不稳定,我的员工中有很多来自这样国家的人。他们语言没有障碍,但是他们只能做普通员工,而我们华人很多都是企业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国家搬不来东西。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工业体系,有丰富多样的产品,为我们在海外发展提供了便利。”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如今,她所经营的批发店已经成为当地主流零售连锁店和商场的供货商。2006年前后,她还开始涉足房地产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陈晓岚如今又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发展了。“我希望能借助国内的资源,学习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作为中国人,命真的太好了。我们不仅有国内的产品作为货源,还能学习国内市场的成熟手段和经验。”
在中国国内“充电”之后的夏章德在智利拳打脚踢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在智利,夏章德遇到了不少挑战。“父母对我们就像养鹰,时候到了,就放手让我们自己拼。”他说,“刚到智利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不懂语言,没有朋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匈牙利的生活很安逸。到了这里,一切都不同了。说实话,那时候很迷茫。”
挑战激发了斗志。为了解决语言问题,他和员工住在一起,一日三餐也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硬逼着”自己掌握了西班牙语的基本沟通。
而且,一直随父母做批发生意的他对零售一窍不通。“简单点说,批发就是货到店,批发客取走货,整个过程就结束了。而零售,就需要选好店面、设计好装修风格、考虑好人员配置、还要安排好鞋子的摆设,很繁琐。”花了两年的时间,他才摸清了全部门道。
如今,夏章德兄弟两个在智利忙得热火朝天。“弟弟负责伊基克那边的出口生意,主要面向周边国家。我负责智利本国市场。目前,智利国内已经开了20几家零售店,还有几个店处于筹备阶段。在伊基克那边,刚来的时候,一个季度的销售量大概20个货柜,现在翻了几番。”
有朋友形容夏章德为“创业狂人”。他乐了,坦承:“我父母其实还不算满意。他们认为,在这里4年时间至少应该开40家店了。”
压力之下动力不小。“在这个国家做生意是讲资历的。新公司找店面,一般房东是不会租给你的,商场也是一样。我跟一个商场谈了3年多,才允许我们入住。”几年的耕耘准备,夏章德兄弟的生意似乎开始步入腾飞阶段。夏章德对未来很有信心,“出口方面,我们从去年就开始向阿根廷、哥伦比亚、巴拿马3个国家渗透。智利国内市场方面,我相信,三四年之内,应该能达到60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