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瑶族共有2637421人(2000年),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五省(区)的130多个县。其中以广西为最多,有1471946人,约占全国瑶族总数的55.8%;居住在湖南省的有704564人,广东省有202667人,云南省有190610人,贵州省有44392人,江西省有1198人。
瑶族名称比较复杂。有的自称为“勉”(“人”的意思),也有的自称为“布努”“金门”“瑙格劳”“拉珈”“炳多优”“唔奈”“藻敏”等等。过去又因其起源传说、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而有“盘瑶”“过山瑶”“茶山瑶”“红头瑶”“花瑶”“花蓝瑶”“蓝靛蓝”“白裤瑶”“平地瑶”等30余种不同的称呼。按照语言、习俗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瑶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大支系:操勉语的盘瑶支系,又称瑶语支系;操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瑶(包括布努瑶、白裤瑶、花蓝瑶、花瑶和部分红瑶),又称苗语支系;操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茶山瑶和那溪瑶支系,又称侗水语支系;汉语方言支系。
瑶族人所操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他们自称为“勉”(或优勉、标敏、标曼、澡勉、交公勉)或“门”(金门、甘迪门)。他们自称“布努”“努努”“布诺”“东诺”“瑙格劳”“努茂”“炯奈”“优诺”等。自称“拉珈”等少数瑶族说的话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此外,还有一些人只讲汉语。由于长期与汉、壮等民族大杂居和频繁接触,所以各地瑶族一般都兼通汉语,部分人还兼通相邻少数民族和瑶族其他支系的语言。
古代东方“九黎”之一支
瑶族的先人传说,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后往湖北、湖南方向迁徙。到了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居住中心,在汉文史料中,与其他少数民族合称“武陵蛮”“五溪蛮”。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被称为“莫徭”,以衡阳、零陵等郡为居住中心。《梁书·张缵传》说:“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这里的“莫徭”,指的就是瑶族。隋唐时期,瑶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南大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山区。所谓“南岭无山不有瑶”的俗语,大体上概括了瑶民当时山居的特点。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资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间的五溪地区,仍有较多的瑶族居住。宋代,瑶族虽然主要分布在湖南境内,但已有一定数量向两广北部迁徙。元代,迫于战争的压力,瑶族不得不大量南迁,不断地深入两广腹地。到了明代,两广成为瑶族的主要分布区。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从两广向云贵迁徙,这时,瑶族遍及南方六省(区),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分布局面,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明中叶以后,部分瑶族由广西、云南进入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他国居民。
在宋、元、明、清时代,广西西部和云南的瑶族地区都曾受土司制度的统治。清朝曾在瑶族聚居地区设置“瑶长”“瑶练”等职。民国政府统治时期,设立相当于县、区一级的“化瑶局”“安化局”和“设治局”。后来又改设区、乡、村,建立保甲制度。除此之外,在一些瑶族聚居区还残留若干带有原始特点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有“巴引”“油锅”“瑶老制”和“石牌制”等等。
习俗和服饰
在不同时期,瑶族生产习俗具有不同的特点。唐代诗人杜甫游湘江时写了一首《岁晏行》,其中有“莫徭射雁鸣桑弓”的句子,反映了那时湖南瑶族用弓箭狩猎的情况。诗人刘禹锡在广东连州写了题名为《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的诗篇,描写了广东北部地区瑶族进行烧山猎兽的情景。瑶族人民善于打猎,所有的飞禽走兽都是他们猎取的对象。狩猎全年均可进行,但集体出猎一般多在阴历二、三月,部分在七月。
采集作为一个生产部门,其作用仅是对经济的一个补充。瑶族人民主要采集木耳、香菇、菌类、竹笋、野菜、能食用的植物根茎和果实等,或作粮食的补充,或作禽畜饲料。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地区的工农业持续快速发展,采集已经失去作为一个独立生产部门的经济地位。
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早在汉代,就有瑶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的记载。到宋代,瑶族人民已使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它是瑶族比较精美的手工艺品。
瑶族生活习俗的特点,在不同自称的各部分瑶族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瑶族男女,喜蓄长发。古籍中就有瑶人男女蓄发,盘结头顶,名为“椎髻”的记载。但有相当一部分过山瑶妇女,过去则剃尽发蒂,戴上黄腊制成的角帽,用布帕遮盖。妇女的头部装饰十分讲究,异彩多姿,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有的戴尖帽,有的用精美鲜艳刺绣而成的“帕铳”遮盖。
查考汉文史籍,早在《后汉书》中就有瑶族的先人“好五色衣服”的记载。以后的史籍也载有瑶族“椎发跣足,衣斑斓布”。到近代,瑶族服装样式也还是十分丰富多彩。男子上衣有对襟及左大襟两种,一般均束腰带。裤子长短不一,有的长及脚面,有的却短至膝盖,大都以蓝、黑色为主。瑶族妇女服装,各地也不一样。有的上穿无领短衣,以带系腰,下着长短不等的裙子;有的着长可及膝的对襟上衣,腰束长带,下穿长裤或短裙,有的在衣领、衣袖与长裤裤脚上还绣有各种美丽的彩色图案。当代瑶族人多数喜着易于穿戴洗涤的现代服饰。
村落和节日
瑶族是个山居民族,其村落大多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中,一般建在山顶、半山腰和山脚溪畔。新中国成立之前,边远山区瑶族大部分住竹舍、木屋和茅屋,相当一部分还住“人字棚”,只有很少部分住砖瓦屋。瑶族房屋建筑主要有四种形式:横宽式、杆栏式、曲线长廊式和直线长廊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人民越来越多地建造砖瓦结构房屋,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楼房也不少。
瑶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小节几乎每月都有,各地过得也不尽相同。大节日有春节、清明、社节、盘王节、祝著节、耍望节等。春节期间,瑶族人民举行唱堂歌、打铜鼓、赛陀螺、射弩、围猎、抛绣球、斗画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20世纪80年代前一般在秋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1984年将全国瑶族过盘王节的日期统一定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广西布努瑶为纪念始祖母密洛陀的生日而举行的祝著节,非常热烈隆重。人们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正日,敲打铜鼓,欢庆三天。耍望节每三、五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前后举行,是青年男女对歌求爱的日子。
民间文学和艺术
瑶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多靠口耳相传,部分用汉文传抄。其形式多样,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谜语、说词等。神话以《盘古》《密洛陀》《伏羲兄妹》《盘瓠》最为著名,反映了天地万物起源和人类起源。瑶族的传说,如《长鼓的传说》和《跳盘王的由来》《祝著节的传说》都是为了纪念其始祖而创作出来的。《漂洋过海的传说》和《千家垌的传说》则反映了瑶族遭遇重大事变并不断迁徙的历程。瑶族民间故事以明清时期居多,题材有爱情故事、魔法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童话、寓言、笑话等等。
唱歌是瑶族人民普遍的爱好,很多民间歌手见物编词,出口成歌,留下了众多的歌谣。男女之间的对唱,往往通宵达旦。这种无伴奏的歌谣,取材广泛,有叙述洪荒时代天地万物变化的“创世歌”,有叙述本民族历史的“立传歌”“历史迁徙歌”,有男女谈情说爱的“爱情歌”,有关于生产劳动的“生产歌”,有反映反抗民族压迫的“历史斗争歌”,有反映传统习俗的“风俗歌”,有互相盘问对答的“盘歌”,有带有幽默内容的“滑稽歌”,有以歌代信的“信歌”,以及师公和道公做法事时唱的“娱神歌”。
瑶族音乐曲调有20余种,富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如布努瑶的《酒歌》,歌词粗犷、高亢、浑厚,短小而精悍有力,令人精神振奋。坳瑶的《大声歌》,是一种集体祭祀的歌曲,曲调庄严、沉重,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大合唱时,其势排山倒海。乐器除有汉区传入的唢呐、锣、钹、鼓外,还有独具民族风格的长鼓,据传这种腰鼓早在宋代就已流行于瑶族地区。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瑶族民间文学的采风工作有组织地开展了,其最终成果汇成了23本《瑶族民间文学资料》。改革开放激发了瑶族人民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热情,广大瑶族文化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深入生活,创作出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文艺作品不仅数量种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而且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各个瑶族自治县组织力量,大力普查、搜集瑶族民间文艺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开展研究,出版了大批著作,有《大瑶山风情》、《瑶族风情歌》《瑶族文学史》《瑶族石牌制》《瑶族通史》等,数量之多,不可胜数。在文学创作方面,涌现了以蓝怀昌、莫义明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家。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杨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