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20日 星期四

左手的韵味(丝路音乐)

吴 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20日   第 07 版)

  有多少人了解琵琶的历史?

  琵琶来自中亚。在敦煌的壁画里,有好几种琵琶的样子。唐朝的时候,琵琶从波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中国在汉代的时候也有一种弹拨乐器,这两种弹拨乐器的结合形成了我们如今的琵琶。

  今天,琵琶已经有很大的改变。在古代,开始琵琶由拨子弹奏,后来用自己的手指弹。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开始改了,因为琴弦换掉了。以前是丝弦,声音非常轻,后来用的是钢丝弦,响了很多。这也是为了适应演出场合的变化,以前琵琶是一个小规模的演奏,现在都是很大规模的,所以现在都用假的指甲来演奏。

  很多人可能知道《十面埋伏》。但是像《十面埋伏》这样的曲目,琵琶就两首,另一首叫《霸王卸甲》。就只有这两首是特别戏剧化的,张力很大。其他大部分曲目都是很平稳的、很淡雅的文曲。

  我个人认为琵琶的魅力还在于文曲。文曲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很多左手指法,比如按弦、推拉、吟揉、抹滑、打、带、颤等,讲究细微的变化和韵味,富含深沉的美学。这是其他国家弹拨乐器没有的。它在音符与音符之间经常留白,这一点很像中国画的留白。留白不是说这之间没有音乐,断了音乐,而是更注重音乐,这种留白比演奏的时候更抓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这种感觉。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表达音乐的方式也不一样,东方人、中国人相对来说含蓄一点。譬如中国的古筝、琵琶、扬琴、古琴,都是文人的乐器,讲究意境。而像南美洲、非洲的音乐就比较奔放,因为他们都是在室外演奏。这种审美是有区别的,但并没有优劣之分。正是因为有不同的美存在于一个地球上,世界才变得有意思。

三见吴蛮(墙内看花)
在这里遇上好电影(香港艺文观察②)
左手的韵味(丝路音乐)
传统文化节目的再度突破
开栏的话
中国哈萨克斯坦举办音乐会庆祝建交25周年
《超强宝贝》将打造成少儿才艺标杆
责编:郑 娜 邮箱:l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