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推出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和“增长引擎”的作用。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责任,在国际事务和经济治理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提出了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的“一带一路”倡议。借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世界。
从经济层面来看,经济发展的表现是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它的物质基础是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是一个结构变迁,是技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从出口、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而“一带一路”建设,正推动着中国制造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从社会层面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作为优先领域,在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这“五通”的基础之上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大部分是低收入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是沿线各国人民的期望。对于欠发达国家而言,要想实现经济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产业技术不断升级,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这一产业升级的发展过程,恰好契合中国制造的升级发展。
从发展趋势来看,有国外学者预测,未来40年,人类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过去的4000年。在基础设施上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无论是在技术、产业,还是在资金上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大批铁路、公路、能源、港口、信息、产业园区等项目正加速提上议事日程。而中国在这些领域优势明显、竞争力强,且正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合作面临着庞大的市场机会。
“一带一路”建设将覆盖全球超过60%的人口和1/3的经济总量,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许多沿线国家都有着共同利益。借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也助力其他国家实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