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15日 星期六

回归东瀛 情系中华(海外来鸿)

庄山紘宇(寄自日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15日   第 05 版)

  4月4日,“东北谢恩之旅交流团”成员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拜祭被侵华日军残害致死的遇难者。
  新华社记者 王 松摄

  4月初,由41名日本遗孤和友好人士组成的“东北谢恩之旅交流团”,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探望中国养父母,并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拜祭了被侵华日军残害致死的遇难者。日本遗孤庄山弘宇便是交流团成员之一,他在来中国前夕,给本报寄来一份题为《回归东瀛 情系中华》的手写稿,表达了他在回到日本的30年间,不忘中国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心系中华的情怀。

  ——编者

       

  我于1938年1月出生于日本熊本县,三四岁时被父母带到中国黑龙江省。1945年父母双亡,我和妹妹被中国养父母救命、养育。光阴似箭,一晃回到日本已有30年了。然而这30年间,我并没有忘记中国人的救命之恩,没有忘记中华文化对我的熏陶。

  有时夜晚不能入眠,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1945年11月,成为孤儿的我和妹妹被养父母领回家中。从1946年上小学,到1958年中专毕业,养父母把我抚养成人,之后我在中国参加工作,直到1987年2月才回到日本。

  作为养子,我一直对养父母很孝敬,在他们年过60、需要照顾的时候,1963年,我和妻儿便从北安市搬到养父母的故乡——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和二老一起生活,随时照顾他们。1979年、1980年,相继为养父母送终后,我才离开东京城镇。1981年,我被调到我的母校牡丹江农业学校(现升格为牡丹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任教,直到1987年回日本。

  回日本两年后的1989年,我因语言等多方面的不适应,又返回母校工作了一年。之后每次去中国,我都会到养父母的墓地上坟、拜祭,到母校看望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还去看望老伴的娘家亲属、养父母的旧友等——在我心里,始终不曾忘记远在中国的亲朋。

  1992年,我和老伴得到回日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我们选择了能用上中国话的熊本市一所日语学校,我做宿舍管理员,老伴做食堂炊事员。在这里,我们能与中国大陆和台湾来的学生用汉语交流,尽可能为他们就餐和找临时工作提供服务。我还向中国留学生们介绍中文报纸《留学生新闻》,整理出《闯三关 勇攀登》一文,鼓励他们闯过语言关、打工关、生活关,争取日语一级合格,顺利考入大学。

  我回日后的第二份正式工作,是任福冈市一个公寓的管理员。这期间(1995-2000年)有幸与《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伴。因为要住在公寓里,所以我几乎每晚都看海外版,并按自己的兴趣分类剪辑。一段时间以后,我捡起了在中国时的爱好“爬格子”,先后写了《中华文化熏陶过我》等十几篇文稿,还有幸被海外版刊发过几篇。

  2000年4月,我和老伴应姑母的迫切要求,退职回到生我的故土熊本县和水乡,做了姑母的继承人。回乡的第二年,我便在乡中央公民馆开办了中文讲座,次年又在山鹿市中央公民馆进行中文讲座。通过讲座,介绍有着悠久历史的汉语,从而弘扬中华文化。

  多年来,我一直孜孜以求地读中文报纸、学习中文,先后买了《辞海》《中国成语大辞典》《现代汉语词典》《新词新语大辞典》等。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词新语出现,不继续学习就会感到跟不上趟。

  如今,年近八旬的我还期待办成几件事,其中一件是自费出版《一个归国孤儿的心声》,拟收录我归国30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现已委托上海一家出版社,期待尽快出版。

        

  链接▶▶▶

  日本遗孤代表

  在哈尔滨探望中国养父母

  4月4日下午,在中国友谊促进会和哈尔滨养父母联谊会的共同努力下,日本遗孤代表在哈尔滨市探望了部分健在的中国养父母。

  “对于日本遗孤来说,日本是祖国,中国是故乡,伟大的中国人民救了我们的生命,才让我们有了第二生。”日本遗孤庄山弘宇说。

  日本遗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日本在侵华期间,曾向中国东北地区大量迁移“开拓团”,企图在实施武力侵略的同时通过经济侵略扎根中国领土,许多日本人携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到中国东北,期间也有许多日本婴儿出生在中国。

  然而,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仓皇撤退时,已无暇照顾这些婴幼儿。他们在中国遗弃了大量日本孤儿,总数超过4000人,其中九成以上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正是中国养父母们不计前嫌收养了这些孩子,才有了众多日本遗孤生命的延续。郜凤琴就是当年被遗弃的遗孤之一。当她再次见到中国养母的时候,难以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泪如雨下,不断地说着感激、感恩。

  在探望过程中,许多遗孤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们有的是从死人堆里被养父母抱进怀里的,有的是从混乱的街头被养父母接到家中的。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东京都联合会事务局长北中一永、绿党党首对马女士等表示,在战后那个时代,中国养父母们的举动令人尊敬,令人动容。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多数日本遗孤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帮助下回到了日本,但也有部分遗孤选择留在中国,王林起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林起至今仍记得自己年少时养父母照顾自己的情景,养父母倾尽自己的能力抚养他成长,对他视若己出。

  日本遗孤中岛幼八说:“现在我们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我们想要在有生之年回报中国养父母们对我们的恩情。”

  日本遗孤葛西泰男说:“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尽我们自己的能力,回报中国的养育之情。”

  (据新华社电)

外国礼俗面面观(礼仪漫谈241)
回归东瀛 情系中华(海外来鸿)
“颗”与“棵”用法的不同(杜老师语文信箱)
发布泼水节赴泰游提醒(领事服务)
责编:张燕萍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