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幸福、创新、国际”是青岛这座城市的底色。日前刚刚落幕的青岛第十二届党代会,大气磅礴绘就青岛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
青岛制订了这样的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小康社会;到改革开放五十年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建国一百年时,率先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更加精彩的青岛篇章。
“三湾三城”建国际都会
在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青岛一直走在前列。
从上世纪初享誉全球的“广大上青天”五大通商城市之一,到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外贸港口城市,到改革开放首批沿海开放,再到跻身“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如今,青岛给自己确立了新的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处于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也被称为塔尖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
较强国际影响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分工、协作;国家对外开放门户和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这些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为支撑这一目标实现,青岛打开了全新的城市布局。
青岛第十二届党代会为这座城市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目标指向。党代会报告为青岛勾勒了这一全新的城市发展格局:“今后五年青岛将打造高品质精致城市,彰显海湾型城市特色。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国际湾区都会,使青岛在世界城市中展现耀眼风采。”
而且,报告提出,未来城市政治生态更好,发展质量更优,宜居环境更美,民生福祉更多,创新活力更足。
与此同时,城市的大架构“三湾三城”让人眼前一亮,世界也将聚焦这一新的青岛城市布局。
“三湾三城”即构筑“中心湾区、西部湾区、东部湾区”海湾型城市新格局。
中心湾区,以青岛胶州湾群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优化城市功能,集聚高端要素,延续历史文脉,彰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城市风貌。
西部湾区,以青岛灵山湾群为依托打造西部湾城,建设董家口港城和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
东部湾区,以青岛鳌山湾群为依托打造东部湾城,建设世界知名、以海洋教育科技为特色的“中国蓝谷”。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全球最著名的四大湾区和湾区城市:旧金山湾区孕育出美国硅谷,是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纽约湾区打造出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东京湾区的临港经济带贡献了日本1/3的经济总量……由世界各大湾区织就的“湾区经济”,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版图中的耀眼明珠。
同样坐落在北纬36度线的湾区之畔的青岛自然将目标瞄准这些世界知名湾区城市,建设国际湾区都会。
另一大亮点是,青岛“三带一轴”的格局。未来,这里将形成辐射山东、服务海洋强国的滨海海洋特色发展带,面向东北亚、融入“一带一路”的烟威青协同发展带,联通欧亚、辐射沿黄流域的济潍青协同发展带,贯穿青岛南北、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大沽河生态中轴。
与此同时,“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特色镇(街道)—城乡社区”城镇体系,打造一个有层次、立体式新格局,带动激发全域发展活力。
城市升级离不开城市的血脉“交通”的打造和布局。
未来青岛每年至少开通一条地铁线路,轨道交通线网由18条支线构成,共设车站411座,投资约4000亿元,全长838公里,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轨道交通的“18448”工程。
在我们可以预见的将来,济青高铁、青连铁路、潍莱高铁将实现全线通车。覆盖全域、内外通达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创新驱动促城市转型
纵观报告全文,创新被摆在一个突出位置。
青岛提出,创新驱动成为动能转换和内涵式发展的“主引擎”,突破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聚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专家和各类人才,引进一批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研发团队,拥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2%以上。
实际上,这座城市早已将创新融入发展基因。
近5年来,青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开展“互联网+”“海洋+”“标准化+”行动,经济转型速度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4.7%、提高6.9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25.1%、提高8.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大大快于传统产业;深海基地、深海钻探基地、海洋设备质检中心等5家国字号创新平台落户青岛。
如今,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青岛提出“三中心一基地”战略,在创新、服务、海洋、制造等领域精准发力,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就在不久前,青岛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无疑将加速青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步伐。
这座培育了海尔、海信、青啤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城市,正厚植实体经济优势,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为家电、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为智能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开拓新空间。
以蓝色、高端、新兴为导向,强化标准、质量、品牌意识,“青岛制造”在全球产业格局和价值链条中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
促进海洋国家实验室跻身世界同类实验室前列,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球行业翘楚;建设信息技术、海工装备、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支撑产业发展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技术转移、创新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面向社会的十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脑科学、量子信息、纳米技术与材料、深空深海探测、氢能与燃料电池、再生医学、无人技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超高速交通等面向未来的十大科技创新中心……
青岛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集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和知名科研机构,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城市转型新引擎,青岛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的思路应运而生。
作为国家唯一的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改革试验区,青岛重点打造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构建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融资服务体系。
创新让邮轮产业也迎来新的机遇。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城市,青岛正在加快培育邮轮游艇、休闲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建设国际邮轮港城,实现“城旅一体、主客共享、全域发展、居旅相宜”。
此外,青岛还将打造全国性社会化大数据中心,打造国际会展中心,突破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也是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服务中心的题中之意。
作为老牌海洋科技城,青岛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当仁不让。
青岛将继续融入和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面向国际聚集海洋高端要素,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进入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先进城市行列。推进智慧海洋工程建设,加快海洋科研机构联合创新,突破一批海洋关键技术。深入实施“海洋+”行动,培育基于海洋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提升海洋生物、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深海探测、海洋腐蚀防护、远洋渔业等产业水平。
全球视野谋城市发展
立于开放、兴于开放。开放、国际化正日渐成为青岛的标签,伴随而来的是青岛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青岛推进建设国际城市战略,全力建成东北亚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沿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一带一路”战略节点支点城市,青岛在沿线26个国家开展“丝路对话”系列活动,启动建设17个境外国际产能合作园区;与全球119个城市和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高水平承办APEC贸易部长会议、C20民间组织会议、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展会……
始终站在全球的高度,带来了青岛以更加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跳出青岛看青岛,精心谋划未来。
未来5年,青岛“国际篇章”将更加浓墨重彩。
青岛将培育形成一批新的本土跨国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时代企业和国际组织机构,国际贸易总额、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保持同类城市领先水平,外籍常住人口、留学生、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增长,与世界接轨的法律水平、政务效率、市场秩序、制度规则等营商环境显著提高。
提出如此大手笔的规划,青岛底气十足。
坐拥中国第二大外贸口岸青岛港,2016年货物吞吐量实现5亿吨,连接着世界上180多个国家的700多个港口的航线,从青岛港始发直达日韩的航线有32条,直达东南亚的航线有29条,直达中东、西亚的航线有9条,直达欧洲的航线有14条,可谓四通八达。
在青岛胶州湾畔,矗立着目前国内沿海地区唯一的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一个汇集海、陆、空、铁、邮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国际物流枢纽。
凭借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青岛将开启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多港联动、多式联运、多业融合。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国家区域性航空枢纽、国家沿海高铁枢纽,打造欧亚大通道多式联运中心,双向开通、加密“青新欧”国际班列。
得益于国际物流大通道优势,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成为青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平台,使得青岛开放步伐更加从容。
在东盟南亚地区,重点推动青岛服装、橡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转移,打造境外制造业生产基地。
在欧盟中亚地区,重点建设中亚投资贸易节点,加大欧盟先进技术和国际品牌并购力度,在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欧亚经贸合作园区境内物流中转基地,对接日韩畅通欧亚贸易大通道,全方位拓展欧亚大陆市场。
在非洲中东地区,结合“中非工业化”打造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基地。
在日韩等亚太地区,重点推动青岛优势产能和高端技术装备合作,深化海洋、畜牧等资源开发与合作。
同时,青岛将推进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技术、品牌、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海外青岛”新名片。优化“对接欧亚、提升亚太、拓展非洲”全球经贸合作战略布局,建好中德生态园和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等园区。扩大与沿黄流域、沿海区域的全方位合作,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区域的联动发展。
随着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青岛正成为世界500强争相投资的热土。
132家世界500强用行动表达了对青岛的认可。未来青岛将强化与全球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总部。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
推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融合发展,建立现代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化国际贸易转型升级。
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家电等优势产业嵌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一个与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加深合作的行动计划即将酝酿成熟。
未来青岛将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制定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药及医疗保健、金融保险、旅游航空物流、商贸零售等领域175家境外500强企业招商指导目录,全球最具创新能力企业50强、世界知名商学院、医疗机构指导目录,加以定向突破。
营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是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的题中之意。
未来,青岛将秉持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推动发展合作共享、文明互鉴并进、文化多样共存,以民心相通促进互联互通。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完善国际标识体系,增强城市包容性。
此外,青岛还将打造国际经贸服务平台,完善优化境外“青岛工商中心”布局,打造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打造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平台、申建自贸试验区、建设胶东临空综合保税区。
自信地“走出去”,热情地“请进来”,牵手全球,对话世界的青岛,必将赢得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