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毕业的养老人才不足200人!最近,一则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与快速生长的养老市场和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相比,养老人才的紧缺令人生忧。而在人才短缺的背后,是养老人才的培养难、养老机构的招人难以及养老行业的留人难等问题。
现状:
找工作不用愁 能坚持多久不好说
见到王巍时,他正在老年未来生活馆里忙活。这是学校与养老企业合办的一个实践基地,里面陈列着上百种养老辅具和相关设备。
王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男孩,2014年考进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当初之所以选择就读养老专业,是因为王巍对“养老产业”的前景很看好,他说,能把所学知识服务于老人很值得。
在实践基地的实习,只是专业课程之一。在该校养老专业,课程主要有“三大块”:文化课、专业课(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实训课。在老年未来生活馆,王巍和同学周梓珩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接待老人、答复咨询、产品介绍等。
对于毕业以后的职业规划,王巍表示自己“肯定是在养老圈里待着,制造产品、护理老人都可以,不然就白学了。”相比之下,周梓珩则有一些担忧,“现阶段还有家里人帮着支持一点,以后自己成家结婚,生孩子,买房买车,还要养老人……靠养老行业的这点儿待遇,肯定承受不了。”
愿望:
家人不支持 社会地位盼改变
苏菲今年6月也将从养老专业毕业。目前,她正在朝阳区某大型养老机构实习。3年学习时间过去,她表示不后悔选择这个专业,并且觉得“这是一份高尚的职业”。
“很多人对养老专业的认知就是给老人端屎端尿,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学的东西可多了。”在苏菲看来,社会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养老专业是陌生的,甚至先入为主,带着偏见看养老专业。苏菲列举了自己学习过的相关课程和知识,包括老年心理慰藉、常见病的预防、护理专业技能、急救知识、活动策划……
从去年11月开始,苏菲就在某养老机构的失智楼层服务,属于最一线的工作。每一天,她都要和其他同学一起带着失智老人做活动,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协助他们的日常生活等。由于工作强度比较大,一天下来往往很累,但用她的话来说,是“累并快乐着”。
关于劳动强度,苏菲坦言自己刚来的那段时间确实有点受不了,加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有时候老人烦躁起来,自己有些不知所措。不过,经过一个月的适应后,她就得心应手了。如今,苏菲即将毕业,她打算留在养老服务行业,全心投身养老服务工作,但同时也为选择哪条具体发展方向而发愁。苏菲心里有一个“小目标”——早日转正做到管理岗。“我要一条路先走到黑再说,最起码走到管理岗位,也算对自己有一个交代嘛。”
苏菲口中的“交代”,其实不只是给自己的,也是给家人的。3年前,刚填报养老专业志愿时,家人比较反对她的决定,觉得养老服务工作辛苦,待遇也不好,没有什么前途。直到今天,虽然苏菲实习转正后会有“五险一金”、包吃包住等保障,但她的家人还是不太支持和理解。“所以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有前途的。”
苏菲认为自己不被理解的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养老人才的社会地位太低,甚至有人一听到养老专业的名字,就觉得很低端,瞧不上。“如果养老人才的地位高了,家长怎会不愿意子女去报考呢?”苏菲说,自己也认识一些人,毕业就直接退出了养老行业,“说到底还是养老行业不够吸引年轻人。”
声音:
养老行业的核心问题是人
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小龙说:养老行业的核心问题是人。人的问题不解决,养老问题就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前,社会对科班养老人才的关注度、整个行业给他们的发展空间和荣誉感十分缺乏,所以他们留不住。
具体来说,养老人才通常面临几个问题:收入低、工作环境差、成长空间有限、社会认可度低。
要吸引并留住养老人才,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变。经济待遇上,应该给予养老人才以保障。国家或者地方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应该给养老人才发放相应补贴或津贴。生存发展空间上,要让养老人才感受到尊重。在想办法给他们提高待遇的基础上,更要给年轻人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上升通道。
当然,也可以通过颁发荣誉,给他们更好的社会尊重。让他们真正在这个行业里有尊严,有荣誉感、认同感、存在感。现实中,由于社会地位很低,很多年轻养老人才的父母和朋友都劝他们离开养老行业,这是很悲哀的。
(据《北京晚报》)
新闻链接
据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罗争光)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孟志强28日表示,“十三五”时期,民政部门将在进一步降低制度性准入门槛、释放政策效益、实行全方位激励等方面加大对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激励扶持力度。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例将提高到28%。
目前,全国民办养老机构约占养老机构总数的40%,许多省份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