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代表委员热议海归创新创业

梦中月明是家乡
学成报国正当时

本报记者 叶晓楠 严 瑜 柴逸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14日   第 06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引才项目竞相发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潮澎湃而至。

  开放的中国正鼓励和吸引着优秀海外人才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海归如何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作用?对此,记者对两会上部分拥有海归经历的代表委员进行了采访,他们纷纷表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人才竞相创新创业的沃土,海归不但要做好“双创”生力军,还要发挥自身特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双创氛围浓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代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鲜明主题,在一些代表委员看来,现在是在中国做科研的最好的时期,中国有广阔的舞台,能提供更多机遇和上升空间,海归可以大施拳脚,实现更大人生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上世纪90年代曾在澳大利亚西澳矿业学院从事采矿科学和岩石力学研究。在他看来,中国当下的创新环境有两大优势,一是创新备受重视,环境好、氛围浓;二是产业升级对创新需求空前强烈,依托巨大市场优势,显著提升了国际创新话语权,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近几年,‘互联网+’助力中国制造进一步发挥优势,同时也造就了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巨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中国产业升级将加速,新的创新型企业和业态将不断涌现。”姜耀东对本报记者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曾在瑞典金属研究所学习工作,1995年作为优秀人才回国。他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社会都在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地都把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作为第一要务,科技创新及其产业成果越来越多。”

  营造良好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农业大学教授董雅娟是留日海归,她回国后创立山东布莱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档肉牛新品种“山东黑牛”。她告诉本报记者,自己近期定下了一个10亿元的“小目标”,并说完成起来会很轻松。她说:“‘山东黑牛’作为中国优质肉牛品种,可以大幅提升中国本土牛肉品质,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中国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为包括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国际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良机。实际上,回国创业也已成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的主流,他们纷纷把个人事业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进步结合在一起。”董雅娟说。

  除了祖国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当然也是吸引众多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来,包括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引智政策密集出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李克强总理就破解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作出专门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解决。之后半年多,国务院18个相关部委合力“清障搭台”。这极大激发了海外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干事创业的热情。

  “目前,国内创新创业的环境非常好。”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多年前从捷克回到自己的家乡浙江创业。在他看来,这几年浙江对海归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比如,政府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海归产业基金,海归只要带回好的项目,进行申报,政府就会对可行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资助项目前期的研发和投入。”

  激发投身热情

  对于如何更好地鼓励海归回国创新创业,陈乃科建议,要加强保护知识产权立法,做到保护创新法制完备,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陈乃科还建议,有关方面应给予海归群体更多关心,帮助他们更快了解、适应国内环境。李卫建议要充分挖掘海归在专业技能、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专长,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王惠贞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她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和特区政府建立部港会商机制,研究出台帮助香港青年到内地创新创业的政策,让他们找到更多干事创业的舞台。

  王惠贞建议,各省份可通过当地的香港社团发布人才、用工需求信息,社团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双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双向选择会,供用人单位与有就业意向的青年直接洽谈。

  王惠贞指出,一些有条件的省份也可以设立香港青年创业产业园区,并给予融资、信贷、税收、用地等优惠;设立创业者产业链机制,支持小批量生产、工业设计和创投资金,建造开放创新生态体系;成立跨省区的硬件物流配套,让创业者快速找到齐全的原材料、电子零件和技术人员,从而将创意尽快转化为商品。

梦中月明是家乡
学成报国正当时
海归潮汇入中国梦(点睛之笔)
影像志
多管齐下促回乡创业
香港应发力新兴优势产业
“以气代煤”保卫蓝天
澳门要发挥独特优势
责编:刘 菲 张保淑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