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12日 星期日

各界热议“蓝天保卫战”

携手共建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邹雅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12日   第 07 版)

  图为今年一月,山东青岛在经历了连续几日强雾霾天气后迎来了静美晨曦。
  韩 波摄(人民视觉)

  最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蓝天保卫战”迅速走红,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成为当下老百姓的迫切需求,也是本届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环保进入攻坚阶段

  “这段时间北京经常能看见蓝天,感觉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随之提高了。”在北京某媒体工作的秦小姐感慨道,“冬天雾霾严重时,我曾考虑过是不是要离开这座城市。现在听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我特别振奋,对于早日摆脱雾霾困扰有了信心。”

  专家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措辞严厉,提出了“铁腕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等说法。对于老百姓感受最直观、呼声最强烈的空气污染问题,报告专门用一段文字展开论述,提出5条具体的解决措施,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邹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措辞的变化,反映了政府环保工作的进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多次作出批示指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从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如今已不仅是做规划、提目标,而是进入了攻坚实施阶段。”邹骥说,“治理污染的过程涉及各方利益的调整,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政府需要用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才能推动环保工作不断前进。”

  邹骥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把环保、医疗等民生问题摆上更为突出的位置,体现出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在公共服务上所下的功夫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把不该管的放掉,另一方面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管得更好。”

  环保督察制度发挥实效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8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达标城市数同比增加11个;优良天数比例为78.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为2.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污染治理取得成效,离不开环保督察等举措的有力实施。

  2015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在河北开始试点。2016年,第一批、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组先后进驻宁夏、广西、江苏、北京、上海等15个省区市。截至12月底,中央环保督察组共受理群众举报3.3万余件,约谈和问责12761人,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环境问题。

  在中央督察效应带动下,去年各省级环保部门对205个市(区、县)政府开展了综合督察。目前,全国21个省份出台了有关环境保护职责分工的文件,24个省份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其余省份的责任追究细则也在制定和征求意见之中。

  “环保工作最大的难点在于基层落实。”邹骥对记者说,“环保督察有利于明确地方和部门的责任,促使地方党政领导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通过压力层层传导的机制,推进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到位。”

  据悉,今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将完成对剩余省份的督察,实现环保督察“全覆盖”,此外,还将对一些问题突出的地方开展专项督察和“回头看”,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系统化的督察工作体系。

  各方协力保卫蓝天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3月9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环境保护涉及千家万户,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享有者,既是污染者,也是保护者。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会更好、更快地实现天蓝、水清、地净的美丽中国。

  陈吉宁的呼吁得到了有关专家和广大群众的赞同。有专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不只是政府或环保部门的任务,而是要形成全社会重视环保、合力治污的局面。对于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者而言,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抓经济、抓生产的同时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彻底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培养节能环保的习惯,比如购物时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产品,出行时多采用公共交通等方式。

  “在我们抱怨雾霾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想想自己能为减轻污染做些什么。”一名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向本报记者表示,“绿色低碳生活应当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大家都少排放一点,污染问题就有望早日解决。”

携手共建美丽中国
政务上“云端” 办事不再愁(家事国事)
植树添新绿
图片报道
影视数据造假亟待“破局”
责编:孙少峰 李 贞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