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01日 星期三

最是一年春意浓

叶晓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01日   第 05 版)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十几天的会期里,全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中国,倾听中国声音,期待中国方案。“两会”时间窗口近在眼前,世界都在期待这场春天的约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这一年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将会继续发力。因此,在春天这个时间节点上,全国人民当然会高度关注“两会”,关注“两会”议题、内容、形式和具体进程,关注“两会”给今后生活带来的变化。

  “两会”是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发展方向的风向标。参加“两会”的每一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承载着来自各族人民和各界群众的期待。有统计显示,城乡大约每67万人分配1名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换言之,每个人大代表都不是孤单的,都肩负责任。正因为如此,既担任过全国人大代表、也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的朱永新说过,“也许,小组会多你一个少你一个问题不大,但是,你的不称职就意味着67万人的缺席,你的失语就意味着67万人沉默。”

  “两会”的声音承载了民之所望,情之所系。代表、委员们提交的每份议案、提案和建议,人民大会堂传出的每一次掌声,都折射出国家的改革足迹,也寄托着人民的改革期待。每一个获得点赞的“两会”好声音,都是广大代表、委员深入基层收集到的百姓发自心底的声音。那些为民生而振臂高呼的代表委员,用人民的口气在说话,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努力,使得大家的期待得到落实。

  “两会”的参与方式,更加广泛。随着技术的先进,“两会直通车”、“捎话上两会”等“两会”参与方式越来越新颖便捷。通过扫描二维码,“两会”的资讯可以一键获取;敲敲键盘,民情可以直达代表委员。民众的一个建议、一个想法都有可能成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参考,成为改变百姓生活的惠民举措。在这样畅通的渠道之下,民众关注“两会”、讨论民生热点话题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每年“两会”期间,在乘坐出租车时,最经常听到的是关于“两会”的广播。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当听到会议期间关于交通问题的发布会的转播时,司机听得非常认真,还不时发表点评。就在那一刻,在出租车狭小的空间里,我觉得“两会”离百姓的生活是那么近,那么亲。

  公众对“两会”的期待,既含有对改革开放的热烈欢迎,也包含着对民生改善的热切期盼;既蕴含着对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满怀希望,也充满着过上好日子的幸福愿望。因此,关注“两会”,期待“两会”,参与“两会”,是公众投给“两会”的信任票,而“两会”必能带给公众更多希望。

今年“两会”,我们关注什么?
最是一年春意浓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