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白话文好理解 文言文也要学(点点滴滴)

刘 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24日   第 09 版)

  兴起于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变化。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项基本内容。1918年1月,《新青年》杂志从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鲁迅先生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一些进步刊物改用白话文。这又影响到全国用文言文的报纸,开始出现用白话文的副刊,随后短评、通迅、社论也都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在这些出版物的带动下,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而成为中国人日常使用的语言形式。

  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语言,今天的人们早已视使用白话文为理所当然。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沿用至今的白话文功不可没。试想,如果让外国汉语学习者一上来就学习文言文,那不知要吓退多少对于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那么,我们当代人又该如何对待文言文呢?中国历史典籍绝大部分是由文言文记载的,古典诗词、小说、戏剧等也是以文言的形式呈现并流传下来的。所以,要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华文化,文言文是绕不过去的。近年来,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大了文言文、古典诗词的内容比重,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小学习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为日后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文学、艺术打下基础。

  对于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当然是以白话文入门为宜。待汉语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适当接触和学习文言文。而对于有志于研究中国的外国人来说,学习文言文是必修功课。因为只有掌握了文言文,才能获得更多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白话文好理解 文言文也要学(点点滴滴)
白话文的前世今生
庙会上遇见毕加索
我的孟母
信任
让中华文化元素更多地展示在基础汉语课本中
彼岸的年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