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2月23日 星期四

名字与自我认知

张悦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23日   第 09 版)

  图片来源:华旅留学

  一个人的名字,不论是大名、小名、绰号、外文名、笔名还是网络昵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一项自我认知。其实每个名字,即便是看起来寻常的张三李四或者约翰乔治,都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用心且刻意的选择。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个人偏好的书写及发音方式,都应该被尊重。

  名字对于中国人是很重要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对于西方年轻人也是如此。比如上世纪90年代我在美国读中学的时候,改名字几乎是初中生们一种时髦的叛逆方式:即表示自己不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给的名字,而是要“自己”选择适合的名字。类似于中国的英语课堂,美国中学里上法语课或西班牙语课时,老师也会鼓励学生给自己起一个相应的外语名字,以鼓励学生融入一个新的语言文化。当时几乎我周围所有的朋友都尝试过用不同语言给自己起名字,那感觉和现今的中学生给自己起网络昵称的意思差不多。现在用成年人的眼光回想,那些名字有的怪异,有的乏味,有的矫情。这并不是说年轻人对自己的名字“随便”,恰恰相反,在那些少年眼中,给自己起的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正在成型的“自我”向这个世界发出的“独立宣言”。

  但起个英文名字,对于很多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和起个其他外语名字有个微妙的区别。比如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取了个法语名字、中文名字或日本名字,往往彰显的是自己开放的态度和文化偏好,但在英文依然主导世界主流商业文化的今天,刻意取个英文名字似乎就远远没有那么“酷”了。几年前我在教室里无意中听到几个来自土耳其和其他国家的男生热议要不要起英文名这个问题。那几个男生讨论得面红耳赤,纷纷反对使用英文名:“至少爸妈给我取的名字是有涵义的,英文名能表达那些意义吗?”

  我赞同不要为了取英文名而取英文名这一点,但并不是说取个外语名字就一定没有意义。比如我就是个使用英文名的家伙。自从12岁和父母去美国读书,在国外生活期间我一直使用英文名“Joy”。原因是很多外国人不会发“Yueyue”这个音,明明是“张悦悦”,却被屡屡念成了“张忧忧”,让人哭笑不得,干脆改叫Joy。后来国内的同学因为我个子高,给我起了个“大Joy”的外号,所以我常和我的英国同事开玩笑说,我英文的全名是“da Joy”。

  其实如果内心对自我有个坦然笃定的认知,语言只是表达那个身份认知的工具。换个方便大家发音的名字在英国大学里并不少见:比如希腊男孩Ioannis会让同学称呼其为John;意大利人Giacomo会同意你称其为James。亚洲学生也是如此。曾经听朋友玩笑地总结说,老一代移民中华裔男性十之八九叫“麦克”,女性十之八九叫“海伦”。这些英语大众名字高频率出现大概就能体现出在老一代的中国移民中,能否融入西方文化是最大的顾虑。而在近几年的新移民中,不仅保留自己中文名字的比率明显升高,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即便选择英文名字,也会根据自己中文名字意思或中文谐音,而选择一个得当的外文名字。这反而显示出新一代移民有更好的文化根底和文化鉴赏力。

  所以说,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下,会对自己有不同的认识,都有权利选择自以为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身份。如同不能以貌取人一样,名字也不应被贴上标签。并不是说,某一国家或种族的人就一定要有某种形式的名字,或者说移居他国就必须要入乡随俗取个当地的名字。哥伦比亚大学“名牌被撕事件”之所以恶劣,不仅仅是排外,而且是对个人选择与个人表达缺乏基本尊重。

  (寄自英国)

姓名中的文化内涵
《说出我的名字》背后的故事
名字与自我认知
自我的身份符号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