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2月11日 星期六

维吾尔族:天山南北舞翩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11日   第 07 版)

  维吾尔族姑娘

  维族演唱会
  本报记者赵树宴摄

  刀郎艺人在即兴弹唱

  维吾尔族大爷
  本报记者赵树宴摄

  据统计,维吾尔族总人数现在已达1127.19万。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湖南、河南等其他省区市也有分布。

  维吾尔族的族源

  关于维吾尔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维吾尔族主要是由蒙古草原上的回纥人和原塔里木盆地各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回纥源于北狄,北狄是中国最古老的几个古代民族之一,与华夏诸部毗邻而居,他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公元前11世纪,一部分狄人北迁,北迁的狄人一部分以内蒙古阴山一带为活动中心。另一部分(狄人中的赤狄)一直向北,越过戈壁沙漠,进入漠北草原和南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与当地土著人融合,汉文史书称他们为“丁零”, 现今有关维吾尔族历史的著作在论维吾尔族源时,一般都追溯到两汉时期的丁零为止。丁零在那时已经是一个独立的部族,仅仅因为与之相邻的匈奴太强大,常常不得不臣服于匈奴。

  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文文献中,对“维吾尔”这个族名有不同的译写。4世纪写作“袁经”,6世纪末、7世纪初写作“韦纥”,788年以前写作“回纥”,788年以后至13世纪70年代改写为“回鹘”,13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写作“畏兀儿”等。

  唐天宝三年(744年)回纥消灭突厥汗国,居住在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的回纥人建立了回纥汗国,其统辖范围包括贝加尔湖西南、叶尼塞河上游、阿尔泰山西南、天山以北、兴安岭以东等广大地区,后曾占领过天山以南部分地区、七河流域、珍珠河(今锡尔河)、拨贺那(今费尔干纳)等地,与唐朝长期友好,曾两次派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并与唐多次和亲。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回鹘汗国被灭,回鹘众部除一小部分留在原居住地外,绝大部分被迫进行大迁徙,分南下与西迁。南下主要分为两支,其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与早在武则天时南渡大漠而徙居于河西的回纥众部聚合。建牙帐于甘州(今甘肃张掖),被称为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他们长期繁衍生息,今甘肃省的裕固族就是这一支回鹘人的后裔。另一支回鹘众部来到天山以北,以西州(即高昌,今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起高昌回鹘政权,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其政权一直存在到元朝中期。他们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生活,劳动生息,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发展成为这一部分地区今天的维吾尔族。西迁的第三支回鹘人进入中亚地区,和先于他们进入这一地区的葛逻禄等部汇合。因其活动于葱岭以西,史称葱岭回鹘。

  17世纪初,天山南部建立了叶尔羌汗国,与清朝维持着朝贡贸易关系。

  1678年,康熙十七年,由于白山派和卓勾结准噶尔蒙古贵族攻入南疆,叶尔羌汗国灭亡。清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1755年—1757年),清朝平定了准噶尔之乱。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新疆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实行军事管制制度,光绪十年(1884年)正式建省。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

  维吾尔族的饮食

  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嘎巴布”)。从西亚各地到乌鲁木齐的街头都能见到这种食品。羊肉串看上去像是来自西方,但实际上是古代西北民族固有的食品。与羊肉串不同,谷类、粉食类食品中用小麦粉和杂谷粉烤制的饼状的馕,可以看作是从西方传入维吾尔族饮食中近东类型的饮食文化。

  面类食品中的拉面已普及到维吾尔族的千家万户中,其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像纺线一样把面条依次拉长放入锅中;另一种是用两手将一根面条加倍式地反复重叠拉长的方法。这些拉面可以看作是起源于汉族的拉面文化。至于米饭的吃法,维吾尔族通常是把米饭制作成称作“朴劳”的什锦炒饭(即抓饭)。人们在米饭中放入羊肉、蔬菜和葡萄。食用时用右手的三个指头抓食。吃饭的这种方式,也属于伊斯兰教的饮食文化。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待客和做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祈祷与祝福),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拉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维吾尔族的凝视禁忌

  不少维吾尔人认为人们忌羡他物或忌贤妒能的眼光,具有某种超自然的恶的力量,会给其所喜爱的人、物或所从事的事业带来种种不利,如凝视人家漂亮聪明的孩子,会使这个孩子遭到某种不幸;烤馕时被人凝视,馕就在馕炕贴不住;灌面肺子时要在肺子上蒙一块布,不让别人凝视,被人凝视肺子就会破;织布时被人凝视,就会经常出现断线等。维吾尔人防范毒眼致厄的手段主要有佩带护身符,行熏烟术等。在新疆,你可千万不能凝视维吾尔人或他们的东西,或在巴扎(自由市场)上看了好久而不买。

  民族节庆

  当前,维吾尔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多属于逊尼派。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前,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节日期间,人们宰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

  维吾尔传统音乐

  古代西域龟兹乐久负盛名。玄奘周游列国后在《大唐西域记》卷一中记载:“屈友国(即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可想象维吾尔族的先民在公元4世纪时就创造出了如此灿烂的音乐文化并闻名世界。如果说“特善诸国”的龟兹乐是古代维吾尔先民音乐的典范,那么现今流传在新疆地区并与龟兹乐有渊源关系的维吾尔木卡姆,则是今日的艺术瑰宝。

  维吾尔木卡姆

  “木卡姆”是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整个伊斯兰文化圈内拥有的一种乐舞形式。“木卡姆”这个词源于阿拉伯语。在现代维吾尔语中,这个词有广、狭两个含义,广义指一种大型古典歌舞套曲,狭义则指以散板形式表演的维吾尔木卡姆,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源于民间,是融合维吾尔民歌、器乐、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歌舞套曲形式。维吾尔木卡姆与其他国家的木卡姆相比,数量最多,艺术形式完整,为世界所瞩目。

  据今新疆和田学者毛拉·伊斯迈托拉·穆吉孜的《乐师传》(1893)记载,木卡姆形成于15到16世纪。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多种。每一种木卡姆有六至十二套。人们常说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是由十二部大型古典套曲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穷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这三个大部分。“穷乃合曼”从散板序唱开始进行,紧接是慢速的太孜,到热烈的赛乃姆和大赛勒克,末尾以轻快的太喀特结束,其中有歌曲和舞曲,各曲间有间奏曲。“达斯坦”由三到六首叙事歌组成,曲间有完整的间奏曲,音乐由慢而快,曲调相当流畅。“麦西热甫”由三至六首节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组成,曲间无间奏曲,情绪热烈而奔放。

  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乐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伴奏乐器有萨它尔(主唱者自拉自唱)、弹布林、热瓦甫、都它尔、艾介克、小手鼓等等。

  北疆木卡姆,是19世纪由南疆传入,也有十二套。除没有“穷乃合曼”之外,结构与南疆木卡姆相同。音乐比较明快,主演唱者用弹布林或者萨它尔。

  而哈密木卡姆流行于东疆的哈密地区,与南、北疆木卡姆相比较,风格结构不尽相同。它由短小的散序起唱,接着演唱系列短小的歌曲和歌舞曲,无间奏曲。它也有十二套,称哈密十二木卡姆。其伴奏乐器有哈密艾介克(似中胡)、刀郎热瓦甫、手鼓等。全部歌曲有262首,从头演唱一遍约需12个小时。

  木卡姆唱词,一些为古代名人诗作,每行15个音节,主要表现人民热爱生活,批判黑暗,向往幸福;另一类来自民间艺人,每节4句,每句7个音节,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活。

  刀郎艺术

  刀郎是喀什地区麦盖提、巴楚、莎车的一种文化现象。刀郎舞称刀郎赛乃姆,音乐称刀郎木卡姆。刀郎舞是一种礼俗性舞蹈,逢节日喜庆,人们都要跳刀郎舞。开场时唱散板序歌,不舞。接着按严格的程式歌舞:奇克提麦(6/8)、赛乃姆(4/4)、赛乃克斯(2/4)、赛勒玛(2/4)。跳刀郎舞时,人们围圈席地而坐,男女相对起舞,动作粗犷、豪迈。音乐由慢变快,舞蹈由两人对跳变为集体舞。随后出现双人竞技性旋转表演。刀郎舞的唱词,有表现狩猎、打仗和生产劳动的,也有反映爱情生活的。歌腔高亢激越。伴奏乐器有刀郎热瓦甫、刀郎艾介克、卡龙、小手鼓等。

  器乐

  维吾尔族的乐器,形式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音乐生活现场,有不同的乐器与乐器组合演奏形式,表现力丰富,既有中原一带的古乐器埙,又有来自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萨它尔、弹布林等。大部分乐器与波斯、阿拉伯国家的同名乐器近似,少数则是同名异器,反映出伊斯兰世界所用乐器的共性。譬如达卜、纳格拉、奈依、萨它尔、都它尔、弹布林、卡龙等是中亚、西亚许多国家中的主要乐器。这类乐器在维吾尔民间同样流行。乐器往往制作精美。随着演奏技巧高度发展,乐器都具有独奏性能和丰富的独奏曲目,显示出维吾尔族器乐的发展水平。同时,维吾尔族乐器吹、拉、弹、打各种形式俱全,打击乐器在音乐和歌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域闻见录》(云岫抄藏)卷七写道:“回乐以鼓为主”“声音抑扬高下,随鼓而起落,而歌舞节奏之盘旋,亦以鼓为节”。

  由于地处中西交通的枢纽,维吾尔族音乐的显著特点是它的音阶、调式采用中原、波斯-阿拉伯和欧洲三个音乐体系。以喀什文化古城为中心的南疆地区,大多采用波斯-阿拉伯体系,东疆、北疆地区则借鉴了中原音乐的元素。

  (本文由本报记者陆培法 胡仁巴采访整理  图片除署名外由人民日报新疆分社提供)

维吾尔族:天山南北舞翩跹
喀什人和巴扎(TA说维吾尔族)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