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扶不扶”的道德境遇(作家谈)

卫建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08日   第 07 版)

  小品《扶不扶》,用城市里常见的生活场景,以滑稽、搞笑的喜剧形式,向观众提出一个道德话题。这个节目的编创,小中见大,把俗提升为雅,转轻松为严肃,是健康向上、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扶不扶”的现象。由于社会风气的变化——我们也不必说人心不古;举手之劳,有时颇费踌躇:假如被扶者以怨报德,嫁祸于我怎么办?——《扶不扶》的情节,就在这种彼此心思不同的误解中展开。其实,当我们对生活中的小事进入要判断的阶段时,已经显现了社会病。“判断”的思维过程,导致我们对社会现象的焦虑和痛苦。在地铁车厢,在地铁出入口,上班族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男一女,男的手持麦克唱歌,女的背一个小孩专司收钱。你每天都遇到这样的流动式家庭文艺小团队,你会每天伸出援助之手吗?如果你不掏钱,妇女和她背上的小孩已在考验你的“不忍之心”,而唱歌的男性已给你提供了服务,怎么办?到你出了地铁,在出口台阶上,每天都有几个职业乞丐在作揖磕头。他们营养充足,红光满面,膝盖下垫着厚厚的棉垫——有完善的“劳保设施”;看到这个天天相遇的城市风景,你还会再掏一次钱,连续表示爱心吗?——这都是《扶不扶》提出的道德话题和对人心的测试,也属于“善恶”的哲学范畴。

  在先秦哲学史里,孟子和荀子早就提出“善”与“恶”的命题。孟子主张“人性善”,并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的假设来证明他的主张。荀子认为“人性恶”,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这两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人性的观察点不同,只是所操之术各异,本质上都是让人走向为善之路。孟子是让人尽性发挥人固有的善,也就是《孟子》里著名的“四端”;荀子是要以“礼”、以外部的强制力量控制人无限的欲望。在人格修养的道路上,他们是殊途同归。

  天性善良的人,看到不幸的人和事,自然生发恻隐之心,并会伸出援助之手,但有些社会现象,比如健康的正常人专业乞讨,有关机构则应劝阻,教育他们要以诚实的劳动求生存,不能让变态的事成为常态。我们不能讥笑这些人,滋长他们的对立情绪。我们也不能冷漠,对不和谐的音调充耳不闻。至于在公共场合相互帮助,做事说话想想他人的感受,“扶不扶”不再成为问题,都应是文明社会本该有的正常现象。在车站、银行、住宅区和所有公共场合,治安管理部门,不必过多地宣传广播“不要把行李交给不认识的人”、“不要接陌生人的电话”“不要……”什么,常年强烈地制造人与人不信任的气氛——虽然他们的用意是好的。

  戏剧小品,要在几十分钟里赢得观众的喜欢,谈何容易!假如在赢得观众笑声的同时还能提出严肃的思考,那就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虽小道,亦有可观焉”。《扶不扶》做到了这一点,受到观众长久地喜爱。我认为,越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就越是要考虑受众的正向感受,因为一切文艺作品,都具备辅助社会教育的功能。笑,不仅仅是生理心理反应,更是作品的社会效果。

传记文学:在场的“中国故事”(文学聚焦)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作家近况)
“扶不扶”的道德境遇(作家谈)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诗词赏鉴·大好河山)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