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萝卜、甜又甜,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年味是在唱民谣中渐渐浓了起来。
进入腊月后,母亲就开始把积攒的小米、红枣、红小豆、黄豆、绿豆和干豆角拿出来淘洗干净,泡在瓦盆里,把各种配菜提前切好。初八早晨,当我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就听见母亲拉风箱的“呼哒、呼哒”声。不一会儿,锅里的粥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冒出腾腾的热气,屋子里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品味着那五颜六色的小米粥,咸咸的,稠稠的、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甜中含香,香里透醇。喝罢粥,头上直冒汗。上学途中虽然寒冷,全身暖融融的,嘴里似乎满是腊八粥的余香。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过了腊八,乡下人就开始一个集接一个集地赶,一直赶到年三十,必备的年货一件都不能落下。水屯街从东关到西关有二里多长,人们习惯地叫这条街为“街筒子”。赶年集的人很多,从四面八方涌来。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挑担的、推车的、挎篮的、拎包的,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挂着过年的喜悦,长长的街筒子伴着喧闹的嘈杂声,两边摆满了丰富的年货。有卖针头线脑、鞋帽手套小百货的,有卖瓜子、水果、蔬菜、烟酒副食的,有卖猪羊肉、鸡、鸭、鱼的,有卖油盐酱醋、调味品的,有卖锅碗瓢盆日用品的,有卖红枣、柿饼子、黄花菜、毛鱼干货的,有卖油条、馓子、烧饼、米糕团、麻糖的,还有出售彩色气球、琉璃嘣子、泥老虎、小叫吹的……当然,我最关心的是小吃、玩具和鞭炮。
对小孩子来说,最快乐的莫过于拾鞭炮。年三十的傍晚,当老队长朱元臣家的鞭炮首先响起时,就像在庄上吹起了“集结号”,吸引着孩子们停止了各自的玩耍,纷纷从不同的地方向那里飞奔而去。那时候的鞭炮都是草节子和电光炮,每挂都比较短,当我跑到地时鞭炮已经响完,只能钻进浓浓的硝烟里,在燃放鞭炮的地方寻找“瞎炮”。正在这时,又听到西边李道林家响起了鞭炮声,大家迅速转移,奔向新的“战场”。正往西跑时,东边韩彩合家的鞭炮又响起来了。站在路旁的大人们看见我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来回穿梭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我听见王进才叔叔说:“你看看这些小孩,真是慌的跟拾小炮的一样!”随着鞭炮声的稀疏,家家户户开始吃年夜饭,之后是“熬皮袄”,为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
从凌晨开始,鞭炮声就响个不停。我还没起床,母亲就把新衣裳放到了床头。吃过早饭,挨家挨户拜年,同时欣赏春联、门画和年画。从初二开始,我三姐就按照父母的吩咐分别去走亲戚。先去姥家、舅家,再去姨家和姑家,还有舅爷家、表爷家、表姑娘家、表叔家等等。初走亲戚时的果子包(即糕点)有角有棱,但在众多亲戚的相互走动中,黄色的草纸己被香油浸得黑乎乎的,有的甚至出现裂缝。我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把裂缝弄大,从中掏出几个小金果吃。这样下来,原本一市斤的果子包,在众亲戚家周转之后明显地不够头了。过罢元宵节,该走的亲戚基本走完了,该回的礼也都回了,父亲便把全家人叫到一起,抖开果子包,让大家吃。我吃着沾有面醭和红糖的果子,尽管有的已经发霉,有的很硬,仍感到很甜、很香!
过罢破五,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起,锣鼓声传开,民间艺人便陆陆续续进了村。舞龙的、舞狮的、踩高跷的、玩旱船的、玩肘阁的、玩竹马子的、玩大头吼的、玩犟驴的、玩二鬼绊跌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村里村外,锣鼓喧天,人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元宵节前后形成高潮,一直持续到二月二。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生活习俗的民间玩艺儿,花样翻新,百看不厌,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欢乐,也为年增添了浓浓的气味。
年味是乡愁,在渐渐失去年味的今天,我们到何处找回乡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