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交友准则多了很重要的一条:温和。这么说看似门槛不高,但能做到真正温和的人实在寥寥。
很多人能做到真心实意地温和待人,却在对待自己或者亲近的人时,时有苛刻。
我们常常对待自己过于严格。来法国留学这几年,我一度有种处于真空状态的错觉。巴黎这座城市的热情和真诚里始终夹杂着强烈的疏离感,但似乎丝毫不会影响到人们彼此的交情。有时候,在我看来有些过于体己的私心,反而使他们的关系更长久稳固。也许他们是看透了委屈自己带来的表面大度温和也只是短暂的。再反观我们,我们常常对自己或者最亲近的人过于苛刻,有时甚至近乎残忍。一心想要用温柔包容的一面对待他人,将负面情绪严密地包裹起来,期望它们永远不见天日。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承认: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我们有权利跌入情绪的低谷,有直面悲伤的自由。这绝不是需要遮掩躲闪的病态,相反,这是一种健康积极的行为。
我认为,许多人内心有恶念、压力或是束缚,都是因为缺少对自身宽容的能力。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指出,人类本性上都是渴望幸福的,对自己过分苛责的这种行为,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满足一种苦行僧式自我牺牲的心理。
倘若是个有良知的人,便不愿意接受你以自我牺牲为前提带给他们的善意和便利。他们更愿意维持一种平等且双方都舒适的关系。一方自我委屈,只会让对方觉得感情上有亏欠和不安。尤其是当一方的自我牺牲完全是不必要的时候,这种友善的初衷就演变成了情感上硬性的绑架。即便是不图回报的付出,也会增添别人的负重感。
另一种情况是,遇到了自私自利的人。自私的人深谙那些用来掌控宽厚懦弱老实人的手段,他们不会一味压榨,他们会使你仿佛进入一汪沼泽中。那些被大家一致称赞的温和得体的人,不用显得特别大公无私,也不会特别计较私利。往往都是自我原则很强的人,他们不软弱也不强硬,他们会首先善待自我,然后最大限度地照顾他人。他们不过分亲近给人以可乘之机越矩,亦不会拒人以千里之外,筑起厚重的壁垒高墙。
懂得对自己温和的人,也一定知晓怎样许他人体面的拒绝,以及一份恰到好处的、如春风般和煦的关系。
(作者为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