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沙市是中国领土最南端的地级市。
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三沙市管辖4个行政管理区、10个社区,常住人口2500余人,户籍人口448人。
有钱也买不到的船票
受海上风浪影响,“三沙1号”补给船已经缓航9天,344公里外的永兴岛急需新鲜食物。
2016年12月19日下午2时,海南文昌清澜港三沙码头开始忙碌起来,满载物资的箱式货车、卡车、邮政车和客运车整齐排列,停靠在“三沙1号”的舱门甲板前。
货车司机和码头管理人员认真做着最后清点:粮米、水果蔬菜、绿植鲜花、发电机、邮政包裹、医用器材,还有一些帮朋友捎带的日用品。
刘师傅负责装载发电机车辆的运送,这是他第一次出海前往三沙,他反复整理着车窗前的同行者,注视着面前这艘生命补给船,想到即将把车驶入船舱,兴奋不已。
下午4时半,26辆物资车辆装载完毕。
“三沙1号”副船长宋伟仔细核对乘客证件,发放船票。这是一张没有价格的船票。此行395个乘客中主要为前去永兴岛的工作人员:驻地公务员、建筑工人、餐饮服务人员和军人家属等。加上71名船员,“三沙1号”可容纳500多人住宿。
2015年1月5日首航以来,“三沙1号”迎来2周年纪念。三沙设市以来,“琼沙三号”和“三沙1号”船共航行200多个航次,运送人员上下岛10万多人次。
靠船运送建造的城市
“三沙1号”经过13个小时的航行,抵达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通过补给船运送。建市4年来,三沙也经历着巨大变化。
曾经只有几座平板房的北京路,如今已经装上红绿灯,政府大楼、学校、医院、银行、邮政、餐饮理发店等应有尽有。面向岛上居民和工作人员子女开放的永兴学校,目前共有8名老师、29名学生。
永兴岛的常住渔民居住在南北村庄,居所仍采用木条和防雨布搭建。除了出海捕鱼,居民家门口还有小块菜地种植蔬菜,他们还开起了小商铺和餐馆,供工人和军人们改善伙食。
午后,邻居围坐在一起吃水果、聊天、逗狗,小孩子在屋前的吊床上午睡,毗邻大海的居民平日生活非常闲适。65岁的林爷爷是文昌清澜港人,在三沙生活了19年,他回忆起曾经岛上台风天无水无食的艰苦生活,感叹如今生活和交通的便利。到2017年,村民们就可以免费搬进渔民定居住宅楼房。
永兴岛上,军民共建保鲜库库容375立方米,可将食品保鲜期延长15至20天。遇到台风季节,也可以作为永兴岛军民生活补给的一个重要保障设施。当地的地下水盐分极高,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洗澡、洗衣服等,长期取用岛水会对珊瑚礁地质结构造成破坏。经过不断改善,永兴岛目前每天可产淡化海水1800吨,应急物资储备配备中心冷库储量达175吨,可维持永兴岛700人两个月的生活所需。
此外,永兴岛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投入使用,实现了全岛污水循环利用和达标排放。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