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1月19日 星期四

王琳达:

从“开发商”到“王妈妈”(商界传奇)

本报记者 严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1月19日   第 08 版)

  图为王琳达此前与北川中学学生在一起。
  资料图片

  图为王琳达(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张 兰摄

  走进位于北京西南四环的怡海花园,人们惊叹于其中完善的配套设施,尤其是坐落在成片楼海中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老年大学,让人亦十分感慨社区里浓厚的教育氛围。

  这座小区的开发者是一位来自香港的女商人——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琳达。20多年前,她率先在开发社区的同时办起教育,成为内地教育社区建设的先行者。

  “开始大家都管我叫‘开发商’,听着挺刺耳的,但现在这里的孩子都管我叫‘王妈妈’,连大人们也跟着一起这么叫。”和记者聊起社区居民对她称呼的转变,王琳达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说,这个转变正是源于她对社区尤其是社区教育的投入与付出。虽然因为忙碌一天,嗓子已明显有些嘶哑,然而说到自己的“社区梦”和“教育梦”,“王妈妈”依旧兴致勃勃。

  

  “我就像一个村长”

  25年后,走在怡海花园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王琳达经常还能回想起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情景。

  “当时在香港,我拿尺子在地图上量,看这儿离天安门挺近的,开车10多分钟就能到。”1992年,在参加了北京第一届香港招商会后,颇有魄力的王琳达决定,和几位朋友一起前来投资地产。

  在那之前,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内地开发房地产的港商之一,王琳达在广州、深圳等地已做成一些项目,但是对于北京,她几乎一无所知。

  来了之后的第一眼就让王琳达犯了傻:一大片被废弃的垃圾场,目之所及只有满地荒凉和3个大沙坑,远处灰蒙蒙的天和光秃秃的地分不清界限。

  同来的另4位股东很快打了退堂鼓,只有王琳达选择留下。“我非常重视承诺,我想既然已经和当地政府签了约,就要讲诚信做下去。”

  支撑王琳达坚持下去的更大动力,是在她心中扎根多年的一个梦想——“我想做一个配套完善的完整社区。”这个如今看来并不特别的想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还是一件新鲜事。即使是在北京或是南方一些相对开放的城市,都没有王琳达当时在国外见到的集学校、医院、邮局等配套设施为一体的成熟社区。

  于是,在北京南城这片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天然气的荒凉土地上,王琳达独自一人开始“设计”、“剪裁”,描绘她的“社区梦”。

  艰辛不言而喻。去其他城市投资地产的朋友两三年内就开始挣钱,王琳达却因一些客观因素等了3年还没法进地开发。而这不是最难的。根据规划,社区里将建设学校。王琳达主动揽下这个任务,却在办理教育执照时屡屡碰壁。为此,她曾在冬日的雪天里,踩着高跟鞋,多次拜访相关部门,最终用诚意打动了审批者,在社区里建起教学质量数一数二的中小学。

  王琳达的“社区梦”不仅是建设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更是让住在这里的居民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在接受采访的当天上午,王琳达刚刚在社区的老年大学给那里的老人们庆祝集体生日。在老年大学建成的17年间,这里总是王琳达来北京后到的第一站。许多年迈的老人听说她要来,即使腿脚不便,也会让家人推着轮椅送他们来见她。

  “我就像一个村长。”王琳达笑说。现在,走在社区里,许多人都认识她,而她也在企业家之外有了更多的身份,比如老人们的女儿,孩子们的妈妈,整个社区的大家长。

  “要做就做一流的教育”

  “我最喜欢这个小马。”王琳达小心地从办公室书柜最显眼的位置取出一个3D打印的模型——一匹身插双翅的白马站在蔚蓝色的地球上。相比周围其他制作精美的奖杯和证书,这个小模型显得有些简陋,但王琳达将它捧在手心,极其珍视,“因为这是学生们亲自制作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王琳达属马。在她2015年过生日时,北京八中怡海分校的学生们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一个小马模型送给她。“我们怡海的孩子,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都特别强。”夸起这些“怡海的孩子”,王琳达毫不吝啬溢美之词,甚至比谈到自己的两个孩子更为兴奋,而她也早已成为孩子们口中喜爱的“王妈妈”。

  从1997年第一所学校在社区建成,到2017年,王琳达将迎来自己“教育生涯”的第20个年头。一个企业家办教育,最初在很多人眼中是不靠谱的。但王琳达用行动证明,她要做的不只是盖楼建校,还有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要做就做一流的,因为办学校就意味着一份责任,绝不能误人子弟。”王琳达将“一流的学校、一流的教育”几个大字挂在学校进门就能看见的墙上,也把这句话揣进心里。

  社区里的学校刚刚成立那几年,为了和老师开会探讨教育理念,王琳达常常忙到夜里一两点,“眼睛都熬红了”。她还记得,2001年,自己大病了一场,“那次就是累病的”。但即便如此,办好教育的初心始终没有动摇。

  没有做过老师,王琳达就从平时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入手,研究摸索。没有专业背景,她就专门跑去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十几所世界名校上课“充电”,学习国外优秀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带回自己的学校试验。

  “其实在具体的办学中,没人教我,就是自己去想,去探索。”为此,王琳达没有少费心思。为了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她尤其注重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曾经亲自策划设计教案,利用外出春游的机会,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步行路程中,边走边教,给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生物等多门学科在内的生动课程。“当时孩子们和同行的家长都感觉很好。”王琳达说,这样的尝试,自己带着学校的老师做过很多。

  如今,说起教育,王琳达头头是道,俨然专家。她的教育集团也越做越大,已经拥有涵盖早教、幼儿园、小学、中学、国际学校、培训学校以及老年大学在内的12所教育机构。

  “我是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里唯一的海外代表,这让我特别高兴。”说起自己对于教育的热情和责任,年过花甲的王琳达依旧执着如初。

  “八年过去了,我还在那里”

  在王琳达办公室的墙上,还有一幅放大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群十几岁的孩子紧紧簇拥在她身边,比画着胜利的手势,每个人的脸上都露着大大的笑容。

  “这些都是北川中学的学生。”王琳达望着照片,嘴角不由上扬。她骄傲地说,自己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北川中学终身荣誉校长。事业成功之后,王琳达最近十几年一直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并因此拿了大大小小各种奖项荣誉。仅仅是中国慈善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她就连续拿了4年。然而,最让她引以为傲的,仍是这个始于8年前的教育慈善项目——援建北川中学。

  2008年8月,刚从国外进修回来的王琳达听说,北川中学在汶川地震中遭受重创,学生们只能在临时搭建的板房校舍内学习。在和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及其他几位副主席见面交流之后,王琳达立刻决定,加入中国侨联重建北川中学的队伍。

  一片空地,除了和人一样高的野草,什么都没有……在这样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王琳达再次用她强大的拼劲与爱心,将别人眼中的难事变为现实。从开始画设计稿到一栋栋坚固的校舍拔地而起,两年之间的艰辛旁人无从想象。

  为了尽快拿出理想的设计方案,王琳达组织一支来自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设计师团队,先后召开12次方案讨论会。具体建设中,联系施工单位,派遣技术人员,甚至去水泥厂、钢材厂挑选价廉物美的建材……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王琳达坚持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

  “这比我做任何一个工程都艰苦。”王琳达感叹。然而,当她看到,当初在地震中失去亲人、失去家园而失去笑容的孩子、老师,因为她的努力和真诚重新展露笑脸,心中是从未有过的满足。

  让王琳达自豪的,不仅是她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北川中学。“8年过去了,我还在那里。”王琳达说,这8年,自己从未离开,而且与这座学校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关系,也成了更多孩子的“王妈妈”。

  校舍建成之后,王琳达发现北川中学的许多老师在地震中遇难,师资紧缺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这几年,她一直忙碌着,利用自己多年从事教育积攒的资源,组织北京的中学教师赴北川中学进行长期支教。

  几年来,支教教师的机票、食宿、补贴等费用,都由王琳达一人承担。学校缺点啥,她就第一时间买了送过去。每隔两三个月,她还会亲自去学校看一看老师和学生。为了北川中学的建设,王琳达前后捐助的资金已超过2000万元,投入的心血更是难以计量。

  做这一切图什么?王琳达从办公桌上拿起一张近年来北川中学逐年递增的升学率统计表说:“孩子们的成绩就是给我最大的回报。”

  如今,王琳达依然行程满满,一天工作14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谈及未来,她的眼神温暖而坚定:“我的目标是办百年教育、办百所学校,我做不完就让我的孩子们继续做。”

从“开发商”到“王妈妈”(商界传奇)
“济阳别墅”背后的侨商兴国梦(历史掌故)
商机商讯
商论语丝
责编:严瑜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