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深圳春节食物篇

有滋有味过新年

廖虹雷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1月05日   第 11 版)

  深圳沙井妇女沓米饼

  过年小食:油角、糖环、花生饼

  炸煎堆

  当深南大道两旁挂满了大红灯笼,当百年老墟深圳东门步行街挂满五星红旗,当全市大小商厦和社区拉起“欢度春节”大红横幅,深圳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人们也在制作、品尝、分享地道美食的过程中,迎接春节这一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打饼声声迎新年】

  民谚道:“听到沓饼声,知道过年来。”离过年还有一旬半月的时候,“沓沓沓,沓沓沓”的打米饼声音,从深巷里的千家万户中弥漫开来,把沉寂的乡村敲得欢腾热闹。

  这沓饼声,就是深圳广府人在“打米饼”,也就是客家人说的“打拗饼”。“沓米饼”是从制作的角度来“命名”的,木槌敲打发出“沓沓”声;“打拗饼”是从吃的角度来形容的,因为米饼硬,要用力“拗(掰)”成一小块一小块,才能咬吃。

  沓米饼是传统农业社会里既简单欢闹又经济实惠的民俗活动。代代相传的儿歌:“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唱出炒米饼历史的久远。

  炒米饼是岭南人过年家家必备的时令小食和最佳手信。选用刚收成的冬米,经洗净、晾干后,倒在锅里炒至金黄色。再把炒香的米放进碓臼里舂粉碎,然后用“糯斗”筛成米粉,筛剩颗粒较大的米碎再倒进碓臼里舂,然后再筛,反复多次。也有用石磨磨,磨出来的米粉更加细幼,做出来的米饼更加幼滑松化。炒米饼传统馅料多是花生、芝麻、黄豆,如今有人改良为板栗、莲子、绿豆等。经过热锅炒香,研成碎粒备用。在盆砵里倒进炒米粉、花生、芝麻、黄豆粉之类的材料,按比例掺入糖浆,搓拌成饼料团,然后在一个个刻有图案的木饼模上制作。

  打饼功夫既讲究,又很有乐趣。你家打饼,大家去帮;打完你家,又帮我家。大家围在一起,连小孩也掺凑热闹。主妇捏饼料团装进模里,其他成员人手一个小木槌,把模里的饼料捶实之后,再轻敲出来,拿去烘焙。

  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食语》有载:“以糯粳相杂炒成粉,置方圆印中敲击之……残腊时,家家打饼声与捣衣相似,甚可听。”村村巷巷响起的沓饼声和踏碓声,家家厨镬飘来饼香味,让有“声”有“色”的新年,提前降临百姓家。

  除了打米饼外,深圳当地人还忙着做煎堆、油角、糖环、散蛋、花生饼、黄糖糕、九层糕、松糕、寿粉等年节小食。九层糕喻意“长长久久,步步高升”。客家人最有特色的年糕是“蒸圆笼粄”。将二三十斤糯粳米粉、红糖五六斤加水拌匀,倒在一个垫有竹叶的大圆笼里蒸。因为它直径二三尺、糕厚一尺五多,大火足足蒸一个夜晚才能蒸熟。应节的,还做喜粄、甜粄、爆谷团、萝卜粄、钵仔糕、打米橙(米通)等。“年晚煎堆,人有我有”,大家期盼日子甜蜜、好运、团圆、喜庆。

  【无鹅不年新旧俗】

  深圳俗话“无鹅不年”,也就是说过年没有鹅吃,不像过年。逢年食鹅,百年间竟食出公明烧鹅、沙井卤鹅、西乡酱鹅、南头蚝油煎鹅、石岩酸梅鹅、龙华三杯鹅、观澜笋焖鹅、横岗梅菜鹅、龙岗金针碌鹅、坪山白斩鹅和大鹏盐水鹅等本地名菜。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市场物质丰富,随时买卖方便,加上深圳推进城市化,农村无农田,农民不下田,鸡、鹅、鸭、鱼、米等全都现挑现买。于是,自种自养方式逐渐成为历史。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人们为了吃上放心肉菜,特别是农家放养的鸡、鸭、鹅等,有的人回老家养起家禽、自己种菜,还有的人到边远村庄或邻县农家定点签约付钱请农户种养,专供肉菜。到做年时节,自然吃上特别好味道的农家禽蛋和新鲜蔬果。

  【新安大盆菜层层香】

  喜欢热闹的深圳人,做年有个独特的围着吃“大盆菜”的习俗。过年前夕,村中族人往往举行盆菜宴,把全村男女老少、外出工作的本村人,或者同宗共姓的外村头面人物请过来,在祠堂抑或社区小广场设数十乃至数百席一起吃大盆菜。

  这款大盆菜,全称为“新安大盆菜”(新安是深圳市古称)。它不像通常一道菜一道菜地上,而是自始至终用一个木盆或铜、不锈钢材质的面盆,盛着像小山似的满盆荤素菜,足够8至12人吃个饱。众人不拘室内厅堂还是村前小广场,熙熙攘攘,围盆而吃,甚为热闹。平时嫁娶、祝寿、添丁、乔迁、醮会、酬神、祭祖等诸项活动,无不盆菜宴席,饮酒庆贺。此等宴吃最早盛行在深港一带,如今传至广州、澳门和台湾等地。

  新安盆菜按食材来分,有广府和客家盆菜两种。广府盆菜以海鲜为主,客家盆菜以山珍见多;共同的特点是通过煎、煮、炸、炒、烧烤等方法,烹饪老火萝卜、蚝油焖芽菇、南乳烩浮皮、香芋枝竹扣肉,垫在盆底,再一层一层往上垒,然后广府的盆菜往上叠加酥炸鳗鳝、炸土鱿、炸鲜蚝、白灼虾和清蒸鲍鱼等;客家盆菜则换成酿油豆腐、红烧鲜笋猪肉、手打牛肉丸、烧鸭、碌鹅等。早期的盆菜一般是五六层,近年物质丰富了加到八九层,甚至十层十三层。一层一道菜,一菜一道味。盆底用小碳炉(今为液化炉)稍稍加热,蒸汽上蹿,肉汁下渗,食材相互吸收精华,浸润着盆菜越吃越香。

  据载,这种老少咸宜、历久不衰的盆菜习俗源自700多年前的一段典故。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南下,宋军南奔,仓皇抵达官富场(即香港九龙一带),驻跸九龙村子(后称“二王村”)内。乡人慌忙把各家各户拿来的菜集中倒在军用大面盆里煮。一盆盆百家菜竟然香气四溢,供饥肠辘辘的宋军饱食了一顿。这种盆菜在香港和新安县沿袭成风俗。

  深圳地区现在盆菜做得最好、食材最精致、吃盆菜宴人数最多的莫过于福田区下沙村。这个拥有700年历史的古村全部姓黄,每年均举办大型的盆菜宴,2002年最为隆重,大盆菜5319席,赴宴人数6万余人。这次大盆菜宴的举办席数和人数,两项数据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2011年,大盆菜与下沙祭祖习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下沙大盆菜被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摄制播出,在海内外产生很大影响。

深圳设计大奖风行海外(文化创新2020)
有滋有味过新年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