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阿耕和他的客家土楼

巫奕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30日   第 06 版)

  或方或圆的土楼,分布在福建的青山绿水间,65岁的阿耕(见图),日复一日地向人们讲述着自己的家——福建龙岩永定县的客家土楼“振成楼”,它是2008年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46座土楼之一。

  阿耕姓林,名日耕,意为“日日耕田”。在他的家乡永定县,土楼千姿百态,最大的承启楼有384个房间,高峰时住过800多人;现存最古老的集庆楼则经历了600年沧桑。“振成楼是最具代表性的土楼之一,被称为‘土楼王子’。”阿耕说。

  圆形的振成楼始建于1912年,历时5年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拥有200多个房间,其布局蕴含中国传统风水和八卦原理。阿耕生于振成楼,童年就在楼里度过。上世纪80年代初,建筑专家和游客开始造访土楼,尤其是振成楼。阿耕开始领着客人四处观赏土楼,还请他们喝茶吃饭饮酒,展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

  “这些客人一进入振成楼就无比兴奋,里里外外看个不停。”阿耕说,“从那时起,我意识到我的家是个宝藏。”

  从1992年起,在专家和村民的不断呼吁下,福建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历经十多年的不断努力,2008年7月,福建土楼最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声誉给永定土楼带来每年数百万国内外游客,也给阿耕带来滚滚财源。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最早在土楼内开商店办旅馆,此后他的家庭产业日益兴旺。而令阿耕闻名遐迩的,是他对土楼的讲解。

  1991年,40岁的阿耕被永定县旅游局聘为首位土楼导游,由此开始了其后半生的新职业。他的讲解带有浓重的客家口音,但这“土味”使他更具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土楼导游。

  “我每天向游客讲解我的家,有时一天讲五六场。”阿耕说。

  尽管只念过小学,阿耕将自己的解说词和土楼题刻等集结成册,出版了一本有关土楼的畅销书,迄今已经卖了2万多本。“振成楼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讲解时根据游客的品位和需要进行选择,有针对性地讲。”阿耕说。

  然而,由于语言障碍,对来自外国的游客,阿耕却没有多少选择。“希望土楼能有多语种导游,也希望有更多的土楼书籍翻译成外国文字。”他说。

  游客潮使许多土楼主人回归土楼。振成楼现住有15户约80人,大多从事旅游业。

  阿耕真诚地说:“我喜欢与来自国内外的客人聊天,在土楼里,我能触摸到外面的世界。”

  (据新华社电) 

福建力保生态环境长治久安
耕读乐 家风扬
阿耕和他的客家土楼
福建筹建海峡道教学院
跨界魔幻剧《倩女幽魂》元旦首演
责编:王连伟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