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记得住乡愁的史诗散文

顾 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24日   第 11 版)

  散文是自由的文体,给予作家最丰富的抒发空间。但与动辄被冠以“宏大叙事”的长篇小说或报告文学相比,散文有可能跳出小情小调的樊篱,写出史诗般的大气象吗?嵇元的厚重之作《品读苏州》,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品读苏州》具有大散文的鲜明特点:结构宏伟,意象宏大。全书5卷之多,横跨太平天国以来苏州150年的历史,洋洋洒洒200余万字,篇幅之大,已是罕见。嵇元像创作长篇小说那样苦心孤诣地进行整体性的构思和写作。看到苏州两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精致优美的园林和风花雪月的故事,然而这部书里写优雅闲适的情调甚少,精雕细琢的描写和一咏三叹的抒情也不多。相反,嵇元擅长用立体的叙事线索,以空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过历史、山水、城乡、街巷、镇村、风俗、工商、文化、饮食、婚姻……颠覆了苏州在人们印象中的小家碧玉形象,构建出大气磅礴的浑厚意蕴。

  嵇元想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苏州,但又不止于此。苏州是中国的一个城市,苏州走过的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洪流中的一朵浪花。本书如一幅长长的画卷徐徐展开:池塘里的春草,热闹的庙会,飞起彩虹的稻田,让人流口水的美食,飞针引线的绣女,说着故事的弹词演员,巷子里提着西瓜灯走月亮的孩童,在机声隆隆的车间里汗水沾湿了额发的丝织女工……一切都娓娓道来,如歌如诉,让人百感交集。

  苏州是嵇元的家乡。故乡是一个人出生的地方,更是一辈子的精神家园,是形成文化自信的原点。乡愁不仅是对家乡风光的思念,还有在建设家园时形成的共同习俗和心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说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故乡则是乡愁的共同体。嵇元笔下苏州人的乡愁,一是通过对“吴和苏”的考察,追溯自吴越春秋开始苏州漫长历史的遥远源头;二是“水的苏州”,到底是什么时候的水、多少种类的水一起养育了苏州?本书从海洋、长江、太湖、京杭大运河、护城河等不同禀赋的水,介绍水和苏州历史、文化的关系。其中,周恩来母亲幼年时跟随外公在吴江建大运河河堤,东、西山人在上海滩金融界撑起半边天的秘密,太湖为何主要属于苏州,状元回家乡为何选择护城河建现代化工厂……有故事,有史实,有分析,全面地展示了苏州乡愁中的水分子;三是在一代代苏州人筚路蓝缕的岁月里,为乡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苏州人为何不吃牛肉?苏州人冬天时为何普遍腌菜?苏州人唱山歌,是什么心理?长江边的苏州人为何有大声吼叫的习惯?为什么苏州城里曾经出现过市民公社开挖的水井?为什么苏州人喜欢评弹……老的乡愁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也有许多新的乡愁正在形成。一个区域里的族群拥有共同的有生命力的乡愁,也就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骄傲之源,有了实现共同梦想的凝聚力。

  《品读苏州》具有史诗般的品格,这是散文创作的新尝试。本书开头引用了犹太人领袖摩西领导族人走出埃及,在旷野中流浪40年的故事,来对照从吴的始祖泰伯起,24代吴王带领族群在七八百年间跋山涉水来到太湖之滨创造吴国的辉煌;到了全书结尾,再次引用《圣经》中的诗句,来歌颂苏州从废墟中崛起,人民开始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借用《圣经》,不是因为怀有宗教情怀,而是一种文化隐喻:不忘初心,薪火相传;传递乡愁,文脉绵延。

青山处处埋忠骨(散文)
纪实文学: 聚焦现实热点,抒写中国新变(文学新观察)
傲雪凌霜
你若盛开(外一首)
记得住乡愁的史诗散文
文学架起国际友谊桥
笔下有乾坤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