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又称“糜”,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以粥充饥了,据《汲冢周书》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浓稠绵密,化解不开。
然而,不知大家在啜粥之余,面对袅袅粥香,有没有细思一下:“粥”字“米”的左右两边,为何各有一个“弓”呢?有一则谜语即由此而来:粥变米(打一四字成语),谜底为:左右开弓。
关于“粥”字,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会意。从米,从二弓。‘米’指米粒,‘弓’意为‘张开’‘扯大’。‘米’与‘二弓’联合起来表示‘把米粒从左右两边同时扯大’。本义:用火和水把米粒体积增加到最大时候的米饭。”
查阅《汉语大字典》,“弓”并没有“张开”“扯大”的义项。显然,这种解释纯属望文生义,成了糊涂“粥”了。另外,2008年l1月14日《光明日报》曾刊登李国文的杂文《文学的“粥化”》,文中就“粥”字有如下解读:“如今,把煮粥的办法运用到文学上来,几乎成为作家的手段……‘粥’字若没有其中的‘米’字,就是‘弱’。因此,弱化的作家,写出粥化的文学,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对此,《咬文嚼字》2009年第5期《李国文误说“粥”》一文指出:“‘粥’字去掉了中间的‘米’,怎么会是‘弱’呢?应是‘弜’字嘛。‘弜’少见应用,音jiàng,本义指弓有力,引申为‘倔强’。《说文·弜部》:‘弜,彊也。’古人注曰:‘凡言倔强,当以弜为本字。湖湘间称人之性刚不驯曰弜。’”
但是,这篇纠错文章与百度百科的上述解释一样,还是从“粥”的楷书字形上进行分析,并没有摆脱弓箭之义,仍然是不着边际。
“弓”和“米”,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为此,我们要从“粥”的字源上加以探究。下面是“粥”的字形演变:(图一)
“粥”字最早见于金文,甲骨文中尚无此字。由“粥”的金文可知,它是由“米”和“鬲(lì)”组成的会意字:(图二)
鬲是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其“三足皆空,中可容物”。我们再看“粥”的金文,下部为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象形意味很浓。由此不难推测“粥”的造字本义:把米放在鬲中熬煮。
“粥”的金文尚无左右两个“弓”,它们出现在其小篆字形中。“粥”的小篆为“鬻”,大家看,中间仍是上“米”下“鬲”,但两旁加上了屈曲上升的符号。相信您看后一定会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煮粥时锅中冒出的热腾腾的蒸气吗?加“弜”表示米已成粥了。古人造字真是太形象了!
(图三)
那么,两道蒸腾的水汽怎么会变成两个“弓”了呢?在此,我们就不得不提及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隶变。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汉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从而结束了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在隶变过程中,有些汉字字形不是按照常规演变的,而是产生了讹变。
在隶变中,“粥”字便发生了讹变。隶书误将小篆“鬻”中的蒸汽状的曲线讹变为两个“弓”,同时省去下面的“鬲”,写成 “粥”。同时,“鬻”字仍然使用,作动词“卖”解,读作yù。
(图四)
这正是:粥字何来左右弓?腾腾蒸汽鬲中冲。今文古字不同面,溯本探源觅旧踪。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