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黄埔港:从未停止与世界交流(擦亮旅游地标(18) 广州·黄埔港)

本报记者 李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14日   第 06 版)

  “波罗诞”千年庙会别具风情
  新华社发

  中国幅员辽阔。穿越广袤西土的丝绸之路上叮叮当当的驼铃声,拉响了沿途的丝路文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我们不禁回望,去找寻那散落于历史中的丝路故事。

  这一次,我们走进广州市黄埔区——一个近1500年来从未与外界失去联系,即便在清末闭关锁国时依旧顽强生存的“一口通商”之地,倾听它与世界对话的光阴故事。

  黄埔港:从未与世界失联

  港口是海洋上人员往来的驿站,运载着旅客与货物的商船在此间往返,既传输物质,也创造情谊、催生精神、培育文明。而古代港口的选址,多是靠上天的恩赐。

  珠三角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在蒸汽机发明之前,外国商船乘西南风来,随东北风去。季节性的互市逐渐繁荣,加上临江靠海之利,广州逐渐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据唐人贾耽记载,5世纪前后,中国的海舶从广州扶胥港起航,经长洲,历南海、印度洋、波斯湾,直抵伊拉克的巴士拉。黄埔港在历史沿革中成为丝路交易的重要节点。

  清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关闭了江、浙、闽3个海关,只剩广州一口通商,后又将黄埔港定为外国商船唯一停泊口。黄埔港,成为彼时中国与世界联通仅存的窗口。

  今日抵达黄埔港,再难想象一国之商贸唯此一港的场景,但10年前一艘商船回归黄埔,场面盛大,颇有点时空穿越的味道。

  这艘船名为“哥德堡号”。1739年至1742年,曾3次从瑞典远航来到中国,带来棉花、檀香、胡椒、生铅、羽纱、毛坯、西洋参等商品,带走中国的茶叶、土布、生丝、丝织品、瓷器。

  但就在第3次返程途中,“哥德堡号”不幸触礁沉没,从此,它与大量货物长眠海底。直到1984年,瑞典一次民间考古活动发现了海底的“哥德堡号”残骸。一同发现的,还有海上商贸的历史情谊。1993年,瑞典新东印度公司开始筹划仿造“哥德堡号”;2006年,哥德堡号再次抵达广州港。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象征中美贸易往来的“皇后号”,英、法、荷、比一艘艘满载的商船……历史深重,而前路漫漫,黄埔港延续着中国与世界的商贸传奇。

  柯拜船坞:近代造船业开端

  商贸往来之余,能够进一步满足逐利野心的,则是产业的深入。长洲岛是黄埔的门户,今天,从市区穿过广州大学城,就能登上这座号称“一岛历史典故,满目生态风情”的岛屿。

  1845年的长洲码头,鸦片战争的硝烟才刚刚散去。英国夺得广州作为通商口岸。1945年,大英轮船公司将约翰·柯拜派驻黄埔,从此,柯拜家族的在华发家史拉开了序幕。

  如今还能印证这段历史的,就是黄埔造船厂内的柯拜船坞。在偌大的造船厂内,需要导览的带领,才能找到一处水域,桥边立着的牌子写道:1851年,苏格兰人约翰·柯拜在泥船坞的基础上建造了花岗石质的柯拜船坞,这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石船坞……

  不经意的一提,背后却隐匿着历史上有名的产经故事。它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石船坞,是中国最早开设的外资企业,是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开端,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经柯拜改造过的船坞全长167米,宽24米,可供两艘千吨级轮船同时入坞。船坞后面的小斜坡上还设有滑道,供新船下水时放绳索滑入坞内。

  紧随其后的几年间,柯拜家族不断推出自己设计制造的大船“百合花”号、小型蒸汽船“奇迹”号。在当时的中国,他们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式生产到机械化造船技术的转变。1863年,船坞公司转卖给怡和洋行等财团,柯拜船坞的历史就此结束,但它带来的深刻影响却远未终结。

  到访者需十分留意,才能注意到这一潭碧水上的遗址。而历经百年沧桑的老船坞,就以这样静默的方式存续于此。

  南海神庙:千年远航守望者

  在古代,出海远航的人们总要祈祷海不扬波、一帆风顺,海神成为人们的精神崇拜。在珠三角的港口城市,南海神庙便是这种古老文化的象征。

  据记载,南海神庙建于隋开皇十四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历代祭海规格最高的庙宇。1400多年来,它守护着出海远航的人们,承载着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繁盛。

  南海神庙,颇有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它又称“波罗庙”。从正门入,一路观佛献礼,直至来到一尊黑皮肤的佛像面前,这个别称才有了说法。

  相传在古波斯时,已有商船到南中国经商,印度波罗人曾派遣一批使者到中国朝贡。商人达奚司空是其中一员,却因迷恋南海神庙景色误了归程。后来,当地居民为了感谢达奚司空带来的波罗树,在南海神庙立起他的塑像,并尊他为“波罗神”。

  “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若是到访的时间好,还能逢上南海神诞,又称“波罗诞”。这项上千年的历史传统,至今完美地融入现代生活,形成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最古老、最盛大的民间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日,善男信女便结伴从四面八方来到庙头村,颇有点《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味道。

  这样的热闹活动,也成为文化的发酵场。四乡会景(五子朝王)、祭祀海神、舞狮子、演大戏、烧花炮、杂耍等民俗文化活动陆续衍生而成。一年一度的南海神诞,渐成彰显传承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

  千年古港的雄风、风气先开的契机、海不扬波的祝愿……微小的遗址,背后藏匿着深长的历史故事,承续起海上丝绸之路的隽永与启示。

探秘天上阿里(人在旅途)
黄埔港:从未停止与世界交流(擦亮旅游地标(18) 广州·黄埔港)
青田小镇赏石雕
“客家苗寨”白石村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