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天,连续举办17届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就要开幕了。此次大会,更名为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海交会)。
最大的变化,在于由面向海外留学人员转变为“包括外籍高层次人才、港澳台人才、杰出华人华侨代表在内的全口径的海外人才”。
实现三大变化
突出三个精准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一直以来扮演着引智引才的重要角色。11月22日,在北京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副市长黎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秦等就2016海交会的相关情况和筹备工作做了介绍。
2016海交会的主题为“聚英才,圆梦想,创未来”。海交会在3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继续扩大引进人才的范围。过去17届海交会主要面向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但是今年广州方面明确提出,海交会将打破国籍地域边界,将参会的人才由以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为主,扩大为包括外籍高层次人才、港澳台人才、杰出华人华侨代表在内的全口径的海外人才。二是办会手段的创新。在会前、会中、会后都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大会官网平台建立海外人才数据库、高端项目库,开展项目展示、项目路演、人才招聘、网上对接等线上线下活动。三是强化人才和项目的精准对接、精准落地。
据杨秦介绍,2016海交会将继续坚持“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的办会宗旨,突出“精准定位、精准对接、精准落地”的特色。“精准定位”,即定位于国家级海外人才交流大会,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势下,邀请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院院士、专家教授进行交流;“精准对接”,即充分分析市场需求、人才需求,利用线上、线下活动进行全方位需求对接,使人才能够找到发挥才华之地,使企业能够找到所需人才;“精准落地”,即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和项目,聚焦双创和供给侧结构改革,尽可能地留项目、留人才,促进项目成果转化。
扩大引才范围
海归多了对手
海交会不只招海归了。对此,海归如何看呢?
陈志浩曾就读于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今年博士毕业后,他选择回国创业。他笑着说:“扩大引进人才是好事啊!扩大到外籍人才,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但对于希望在海交会上找到工作的学子来说,或许会更多感受到竞争的“寒意”。姚彦因现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金融专业,将于明年毕业。因为家在广州,希望毕业后能在家乡找份工作,她表示对海交会很感兴趣。谈到海交会今年扩大引才范围,不只引进中国海外留学人员时,她说:“海归的竞争对手增多,势必会影响海归的竞争力,但是海归在本土生活过多年,还是具备一定优势的,回来只是一个再适应的过程。这是与其他海外人才不同的。而外籍人才到中国还要面临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模式不同带来的困难。如何融入中国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