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2月1日报道,中国在过去60多年间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约合58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这是中国国务院12月1日发表的一份发展白皮书公布的数字。
据菲律宾商报近日报道,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中国到明年将提供160亿美元援助,菲政府将优先照顾教育、农业及卫生方案。
据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此前推算,中国是继美国和日本等国之后的世界第六大援外大国。中国2013年对外纯援助额约达70亿美元,激增至2004年的7倍。
英国网站在一篇题为《非洲出了个“新中国”?》的报道中称中国援助非洲高速发展,成就震撼世界。另外,英国“新闻焦点”网站报道称,如今,中国有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成百上千亿的援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和大批西方国家在国际援助责任方面落后。中国满足了急需援助的发展中国家,并且赢得长期盟友,他们感谢中国为其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受访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金玲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海外援助,中国的海外援助有其独特性。第一,中国的援助不像西方国家过去那样有附加政治条件;第二,中国在很长时间内不使用“援助”这一概念,而是用“共同发展,互利合作”。中国的援助综合利用贸易、投资等方式,尊重发展中国家或者伙伴国的自主性,紧密结合援助接受国的发展战略,是一种共同发展、互利合作的方式;第三,中国的援助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等经济领域,这是结合中国自身的发展经验所做出的决定;第四,中国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中国采用的是发展导向的援助思路,这有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助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海外援助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
总的来说,中国的援助是互惠的。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外援助这一责任必然要承担。国内部分民众的不理解是沟通的欠缺。
不论是之前中国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还是近期在上海召开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的表现,中国都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都承诺在“南南合作”框架之下承担更多的责任。过去,中国的援助范围主要集中在亚非等国家。如今,中国的援助范围依然在亚洲和非洲,而且此后的援助范围不太可能向全球扩散,反而会越来越有针对性。但中国的援助规模应该会逐年扩大,援助的领域肯定也会拓宽。中国过去更多的是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援助,以后会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领域,未来无偿赠款的比例会上升。此外,中国会更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例如创新性地把援助和贸易、投资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凸显企业、私人行业等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大的趋势。
(周丹丹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