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后来者居上,中国靠什么?(品牌论)

杨俊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05日   第 09 版)

  10月至11月中旬的30天里,“天宫二号”和国际空间站同时在近地轨道内运行,两个太空设施内都有航天员驻守,这种情况在世界航天史上还是首次出现。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以及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的成功对接,意味着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独立拥有宇宙空间站的国家。

  纵观中国的航天事业,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在短短的几十年,取得如此成就,中国靠的是什么?

  自力更生可谓中国航天人不变的信条。1970年,中国利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让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从此,中国正式进入了“太空俱乐部”时代。

  在当时,中国正夹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一边是美国对中国长达20年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压制,另一边是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协定,撤走专家并要求中国偿还贷款。中国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依靠自己的决心和实力,迈出了走向太空的第一步。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后,曾经参与“阿波罗”登月的美国航天界元老奥尔德林呼吁,“美国宇航局应考虑在国际空间站上为中国‘飞人’铺开‘欢迎的地毯’。”俄罗斯航天专家当时也表示,有意邀请中国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建设。

  然而,美国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一直心怀戒备。为了保持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的优势,美国一直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于是,中国被迫开始独立研发宇宙空间站的计划。

  美国“欢迎的地毯”没有向中国铺开,中国却在自己航天事业攀上高峰之际,向世界展开怀抱。

  当中国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航天技术实力的同时,中国也向世界发出了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曾在采访中透露:“中国空间站预留了很多将来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的平台,设计了能与其他航天器对接、进行舱段级合作的接口。”

  在国际空间站的技术合作上,中国选择欢迎而不是拒绝,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选择开放而不是封闭。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追求互利共赢的良好心态。正如今年9月在中国举行的G20峰会的4个关键词“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所指,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技术合作层面,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全球共享的新时代。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以真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胸,对全世界践行大国责任,展示大国风范的态度。在这一点上,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应有的大气和豪迈。

  中国的航天事业,伴随着国家实力的崛起,逐渐“后来者居上”,在全球范围内跻身航天强国之列。同时,中国以更自信、更开放的心态,愿意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必然会给国际间的太空合作带来新的气象。

在太空“安家” 与世界携手(中国品牌在海外)
后来者居上,中国靠什么?(品牌论)
责编:卢泽华 邮箱:rmrbzgp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