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要实现普惠性
中国金融的改革要实现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普惠性和分享有高度一致性,这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普惠性主要通过两个改革来实现,一是如何让所有的小微企业包括中低收入阶层,能够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二是实现金融成果的分享,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让投资者在公平的条件下获得经济增长的财富效益。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指出
●结构性减税需要财政激励
当前,我国特别需要结构性减税的财政激励,给出一个明确导向,让创新性企业的研发投资得到更多鼓励。我国仍然处于高储蓄率阶段,社会资金充裕,投资方向必须从过去更多投资钢筋水泥转向更多投资科技研发。这个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一场痛苦的蜕变,财政政策应当起到引导和助推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
●去杠杆需“对症下药”
应对高杠杆债务问题不存在最优的政策措施,需要根据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对各种方案的理论与国际经验的深入分析表明,不同的政策各有利弊,相同的政策在不同条件下作用不尽一致,各种应对方案也都存在各自的不足,并没有解决问题的“万能药”。总体上,应合理把握去杠杆工作的方向和节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纪敏认为
(吴博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