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变“群众跑腿” 为“信息跑路”

邹雅婷 雷龚鸣 李铭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23日   第 08 版)

  浙江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激发市场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陕西颁发全国首张微信版电子营业执照。
  本报记者 姜 峰摄

  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琶洲分中心使用24小时自助终端机和智能机器人提供贴心服务。
  本报记者 罗艾桦摄

  在河北省文安县政务服务中心,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网上服务中心系统。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目前,全国4000多个省、市、县级的政务服务大厅已同步启动“简政放权,我来@国务院”活动,将办事中的不便、建议告诉国务院。
  蒲 滔摄(人民图片)

  浙江宁波1603项公共服务网上“一键办理”。
  章勇涛摄(人民图片)

  “以前每次来办税都要排很久的队,有时候跑一趟还办不成。现在有了全流程‘电子税务局’,在网上就能完成常规的办税,而且24小时随时可以办理,不用再担心工作人员下班,实在是方便太多了!”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一家外贸公司从事财务工作的张小姐,对当地税务部门推行的“互联网+办税”赞不绝口。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半年多来,它在全国推行的情况怎么样?民众感受到哪些变化?未来要建成覆盖全国、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还需克服什么困难、做出哪些努力?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报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提法将‘互联网+’战略首次延伸到政务服务领域,它为改变政府的公共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通过运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企业与群众办事的成本,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专家指出,与传统的电子政务相比,“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是简单的“新瓶装旧酒”,而是技术、思维、资源等多个层面的整合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最大特点是建立一个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的平台,打破原来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从而使公共服务和政府管理登上一级大的台阶,实现政务服务的精细化、准确化、便捷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本报分析说。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的实施方案》,以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为试点单位,明确提出“两年两步走”的实施步骤,这标志着“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所长、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指导专家组成员胡坚波表示,相对于经济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在面向政务、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应用仍比较滞后,因此,《实施方案》重点面向公民服务领域,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9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发力,部署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李克强总理在会上提出要求:凡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能通过网络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群众重复提交;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9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底前,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网上政务利企便民

  自政府大力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它在实践中推进效果如何?日前,笔者来到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探究竟。

  上午10时左右,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只有寥寥十几人在办理业务,秩序井然。笔者看到,电子导览牌前,工作人员为市民答疑解惑;自助排号后,市民即可按照指引前往对应的楼层和窗口,无需等候多时,就能办理自己的业务。

  “我们已经将所有的材料在网上提交,完成了预审批,只需要来这里进行一次必不可少的申报。对于材料审核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项目申报的反馈,直接通过服务电话或者线上咨询就可以。现在政务服务‘上了网’,纸质化流程减少了,的确方便很多。我们不用再来回跑路,办事大厅也不再大排长龙。”从事交通咨询行业的李先生对笔者说。

  据悉,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自去年11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有市环保局、市交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40多个部门入驻。通过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限时审批制”和“四级协调督办制”等工作制度,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此外,还同步建设了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可实现网上咨询、预约、申报、预审、在线办理、进度查询、违规预警和反馈发件等功能,让大部分流程都能在网上直接完成。

  “‘一窗式受理’和‘一站式审批’帮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精力。”就职于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范女士告诉笔者,“以办理食品类营业执照为例,原来需要先去食品局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再去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材料的审批周期一般是7天。现在两家政务窗口都集成到这儿了,只需楼上楼下跑跑,很快就办完了。”

  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们表示,办证需要哪些材料都提前在网上查好了,即使有材料没准备,也可以到政务服务大厅的上网区下载并直接打印,十分方便。不过,大家更期待的是“无纸化”政务服务早日实现。“最好能够全部在网上办了,一步路也不用跑。”建筑师肖女士说。

  政企合作优势互补

  今年6月,广东中山大学联合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发布《“互联网+政务”报告(2016):移动政务的现状与未来》。报告显示,国内70个样本城市中有69个城市不同程度地通过政务APP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而依托支付宝平台提供政务服务的城市已经达到347个,基本覆盖了所有地级市及以上城市。

  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案例数不胜数。今年5月,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支付宝合作开通医保移动支付项目。深圳市参保人员通过支付宝绑定金融社保卡后,即可通过手机完成医保的门诊挂号和缴费,避免长时间排队,大幅提升就诊效率和体验。

  6月,武汉市公安局与支付宝合作开发的“电子身份卡”上线,使用“电子身份卡”在“武汉公安网上警局”预约办理身份证、出入境证件等各类事项时,可以快捷安全地验证身份,既提高了公安局的工作效率,又有助于解决群众办证“跑路难、排队难、证明难”的问题。

  腾讯也利用微信、QQ、新闻客户端和腾讯云等平台,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支撑。今年1月,腾讯城市开放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为政府机构和企业单位提供包括服务接入、安全运维、数据服务和行业方案在内的全方位服务。10月,腾讯中标广东省网上办事数据库建设项目。该项目将以腾讯云的分布式数据库平台为基础,提供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的全链式服务,支撑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业务应用和“一门一网式”政府服务改革。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国家治理研究院郑跃平博士认为,“互联网+政务”在横向上强调服务平台和渠道的连接和融合,从而将政务服务更加主动便捷地提供给公众;在纵向上强调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进行服务的改进升级,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公众认可程度高,更新和运营状况良好,生态系统逐步形成,为公众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取便捷的公共服务提供了条件。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表示,“互联网+政务服务”很需要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支撑,政府与企业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正是得益于全省的互联网发展基础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浙江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政务服务覆盖的省份,并实现省市县三级大统一,512项服务能力、218项缴费能力实现“一点接入、服务全省”,并全部承载于云计算平台上。

  打破壁垒共享信息

  “‘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国的推进有快有慢,除了不同地方在财政投入和技术基础方面的差距外,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部门掌握的数据不平衡,数据共享不够积极,而这背后则涉及部门利益分割的问题。”竹立家表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要彻底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改变信息孤岛林立、系统互不兼容的情况。

  “要实现这一点,可以在数据汇聚和联通上着力。”上海市委党校教授罗峰表示,“一方面,以不同的政府职能为基础,将可以公开的数据、信息统一到云平台上,避免数据割据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搭建跨区域乃至全国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让数据与信息能跨地域、跨层级流动,从而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远程公共服务奠定基础。”

  9月5日,国务院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强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遵循“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需求导向、无偿使用,统一标准、统筹建设,建立机制、保障安全”的原则。按照资源共享属性,政务信息资源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不予共享等三种类型。同时严格规定“凡列入不予共享类的,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依据”。

  政务信息联网共享之后,安全问题能否保障?部分受访民众向本报表达了这方面的关切,“身份证、家庭住址、公司情况等隐私信息都提交上网了,希望政府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避免信息的外泄和盗用。”

  汪玉凯表示,“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提升公共服务便捷度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信息安全的保护。由于不同层级的政府所接触到的信息是不同的,信息安全问题要依据政府级别来分层管理,不能“一刀切”。

  “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涉及政府工作模式、体制机制的变革。对此,专家指出,应当加强监管和制度约束,用硬性的监管、考核来倒逼政府部门改革。

  自2016年起,国务院办公厅对全国政府网站进行常态化抽查通报,每3个月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查1次,重点检查网站可用性、内容更新、互动回应和服务实用等情况。今年8月,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宣布启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这一项督查内容中,明确规定了要督查“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推动部门间业务协同,取消不必要的证明和手续等情况”。

  竹立家表示,“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否全面落实,关键的一个方面在于监管是否有效、到位。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是一个很重要的监管手段,各级督查机关要切实发挥好监管作用,同时,建立相应的技术监督平台,对加强监管也很有必要。

变“群众跑腿” 为“信息跑路”
政务服务植入互联网基因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