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殿民,为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出色服务20年。”一座金质奥运五环雕塑,基座上的文字熠熠生辉。
11月12日,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原本打算为他举办一场“荣退会”,将这座象征荣誉的雕塑交到他的手中。谁也没料到,“荣退会”变成了追思会。11月11日,在参加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会议期间,高殿民在韩国平昌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2岁。
1978年开始从事体育报道;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报道许海峰夺金,全球首发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消息;在多个重要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为中西方体育新闻媒体的交流积极奔走——高殿民的离去,令无数体育人和媒体人黯然神伤。
正如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部总监安东尼所言,高殿民是非凡的人,是东西方体育新闻之间的桥梁,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记录奥运历史
“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纪录’的局面在今天11时10分被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突破。”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为中国军团夺得奥运首金,创造了中国体育的历史。而首个记录下这荣耀一刻的人,正是高殿民。在自己的“奥运首秀”上,这名奥运报道团里年龄最轻的记者,向全世界第一个播发了许海峰夺冠的消息。
高殿民曾在文章中写到抢写首金时的“争分夺秒”——
“当许海峰打完最后一发子弹,我核实了成绩后马上跑到百米外找到电话,迅速向编辑部报告了结果。据后来编辑部同志讲,在我报告第一块金牌的同时,美国人领先的自行车比赛从电视转播中也可看到,运动员就要冲到终点。新华社向世界发出许海峰获得首枚金牌的同时,美联社也发出了美国人获得首枚金牌。由于射击比赛结束的时间比自行车比赛早一点,所以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许海峰获得洛杉矶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并到射击场亲自为中国运动员颁奖。”
在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报道上取得成功后,高殿民和他的同事们为中国体育新闻事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据高殿民回忆,日本共同社当天就到新华社办公室,提出派记者与新华社记者一起采访,学习如何报道。
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高殿民连续8届参加奥运会采访,并连续参加雅典、北京、伦敦和里约4届夏季奥运会火炬接力。他也曾担任新华社体育部主任、新华社驻伦敦分社社长。这份履历,可谓绝无仅有。
国际体育记协主席梅罗说,对于世界很多体育媒体来说,高殿民就是中国体育媒体的代名词。他们在中国采访有困难的时候,热情相助的都是高殿民。
高殿民的同事也回忆称,凡是在大赛中接触到国际奥委会或各国资深体育记者时,只要一提到“Gao”,对方往往就会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地讲起与高殿民的友谊。
凭借多年从事体育报道积累下的经验和人脉,高殿民成为享誉世界体育媒体圈的“中国代表”。他是当时中国唯一一名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是国际田联和排联两个新闻委员会委员。
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岗位上,高殿民仍然扮演着中国与世界体育交流的使者。此外,他也为中国媒体争取利益,为增强中国体育新闻界的声誉做出了特殊贡献。
贡献北京申奥
“作为北京申奥工作团的成员,虽然我不用为每天抢新闻、写稿件而四处奔波、冥思苦想,但是我并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我是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多次参加有关会议,认识的委员和从事体育报道的外国记者较多,宣传北京、争取支持、促进申办成功,是我此行的主要任务。”
北京申奥成功后,高殿民曾在媒体撰文,回忆在莫斯科惊心动魄的6个昼夜。很少有人知道,在体育报道之外,默默无闻的高殿民是申奥过程中的幕后英雄。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撰文回忆,在2001年莫斯科申办冲刺阶段,高殿民临时担任北京奥申委舆情组的重要一员,搜集各国对北京申办的舆情,为北京申办成功提供了有价值的舆情分析。
“刚到莫斯科,一些国外朋友就让我注意多伦多最近的各种动向。一位细心的记者还告诉我,多伦多每天将一份申奥的报纸悄悄塞进每一个奥委会委员下榻宾馆的房间,打国际奥委会规定的擦边球。”
各申办城市代表团和各界体育人士反映的信息,源源不断地从高殿民接触的友人处收集上来,供领导做出决策。而当申办成功的那一刻,高殿民还来不及品味胜利的喜悦,又迅速“转型”,第一时间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反应。
在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为高殿民举行的追思仪式上,国际奥委会奥运信息服务部总监露琪亚难忍泪水,讲述了高殿民给她的无私帮助。讲到11月11日早餐时候,“高殿民还谈笑风生地说,这么多年我有点儿累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全体会议”时,很多委员们都流下了泪水。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高殿民是中西方体育媒体交流和理解的一座桥梁,他帮助世界媒体了解中国,帮助中国媒体了解世界。他是奥运精神永远的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