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大国飞天(中国故事工作室)

本报记者 叶晓楠 潘旭涛 李 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18日   第 01 版)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

  10月17日,中国西北。甘肃酒泉,已是干冷的深秋。第一抹朝霞还未升起,黄采妍就激动地赶到卫星发射中心外。

  “见面后要向我们的蚕宝宝问好啊!”这位来自香港宣基中学的女孩,朝着远方的塔台大声叮嘱。黄采妍受邀从香港来到酒泉,她与3位同学设计的太空养蚕实验,即将随神舟十一号飞船升入太空。

  10月17日7时30分,点火,起飞。

  11月18日,就是今天,飞船将返回地球的怀抱。

  从升空到返回,太空33天,创下中国载人飞行时间的最长记录。而支撑这一记录的,是中国航天事业60年的努力与奋进。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说:“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长远征程

  “航天员是我的职业,太空飞行是我的事业,更是我崇高的使命。”10月16日上午的记者见面会上,身穿航天员“战袍”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这样说。

  20个小时之后,他与航天员陈冬一起,开启了这项崇高的使命。

  10月17日上午,亿万人凝神屏气,在电视机前、网络视频平台上观看神舟十一号发射全过程。网民留言在微博、微信和视频网站上不断刷屏:“看得热泪盈眶”“中国航天威武”“无比自豪”……

  这份为祖国自豪的心情,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过。

  当时间退回到1970年,中国民众通过报纸和电波,知道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重大突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亲历者回忆说,消息发布当天,北京城各处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全国各地的人们奔走相告,守在短波电台跟前等着收听《东方红》的旋律响起。

  197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节点,并非起点。1956年10月8日,在北京西郊,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中国航天事业由此启程。

  如今,中国航天走过了60年,其间一个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被全国人民、被中华儿女深深铭记: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升空,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无人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次日返回,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着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员升空,随后完成与天宫二号的对接,并将于11月18日返回,创下中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记录。

  60年航天,意义非凡。天地间征程,铸造辉煌。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终于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航天精神业已成为鼓舞亿万人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进的巨大精神动力。

  早在2013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曾这样总结道:“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亲人战友

  “此时此刻,我和陈冬在天宫二号非常想念大家。”

  当景海鹏在遥远的太空说出这句话时,很多人的心中掀起了层层波澜。

  景海鹏回头想让陈冬再说几句,陈冬有些不好意思,没再接着说。其实关于家人,二人在出征前就已经说过。用陈冬的话来说,那就是“军功章必须有家人的一半”。

  的确,在浩瀚的太空中,二人一天看16遍日出日落,每一天的流逝,都难免会引起对亲人的思念。而地球上的亲人,自从他们出征的那一刻,就把目光牢牢地投向深邃的太空,从飞船传来的每一个信号,都被亲人和战友反复品味、琢磨。

  神舟十一号发射当天,不论在陈冬的老家河南洛阳,还是在景海鹏的老家山西运城,激动的人群都簇拥着英雄的家人。陈冬的父亲一夜未眠,他面色凝重地紧盯屏幕,直到发射取得成功,才低头擦了擦眼角,连连解释道:“各方面肯定没问题,可我还是担心冬冬,现在顺利升空太好了。”景海鹏的表妹郭朝娟回忆说,在村里,只要说是景海鹏的亲戚,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除了家人,在遥远太空中的航天员,最想念的是曾经一同训练的战友们。

  景海鹏在宝贵的太空连续视频中,给在航天员大队的战友们讲了长长的一段话:“18年以来,我们同在一个桌上吃饭,同在一间教室上课,同在一个球场打球。18年来,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追求梦想,我们亲如一家。我知道今天大队的战友们都在为我们站岗、加油、值班,向大队的全体战友敬礼!”

  “那一年,他48岁,已经有一次飞行经验,却认真得如同初涉任务一般。”在谈到景海鹏的往事时,航天员刘洋用“老运动员”的说法,来称呼这位3次征战太空的战友。

  “有着超乎年龄的沉稳,训练中冷静、从容是他的特征标签,生活中平和、谦逊是他的特征符号。关键时刻,他及时的行动、简练的语言会让人窥见他平静外表下奔驰而过的思考轨迹。”航天员王亚平这样描述自己的战友陈冬。

  “一飞冲天,圆满成功。”在景海鹏和陈冬执行任务的同时,他们的身后,是中国优秀的航天员团队,在飞控岗位上严阵以待,给他们加油、鼓劲,提供着全方位的支持。

  精心实验

  11月9日16时20分,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在指挥席就座。

  电子屏幕清晰显示着天宫二号内的实时画面。景海鹏、陈冬正在开展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手控机械臂至预定位置、机械手和机械臂动作、机械臂复位和数据手套状态恢复……航天员精准完成一连串试验动作。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在世界尚属首次。

  习近平说:“你们团结协作、迎难克坚,体现了一流的、过硬的素质。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密切配合、精心操作,圆满完成后续任务。”

  其实,虽然神舟十一号远在太空,但航天员的很多任务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它此行的任务之一,就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名为“秋丰白玉”的蚕宝宝,作为此番航天的“第3名乘客”,颇受瞩目。它们有着专属“航天服”,吐丝结茧都具有科研价值。它们与景海鹏互动的影像传回地球后,被网友们大赞“很萌”。

  除了养蚕,航天员还在太空种起了菜。景海鹏和陈冬忙碌了3个多小时,才把植物种植箱组装好。这里面种的是9颗生菜种子。太空里长成的生菜可没人舍得吃,它们会被作为实验样本,用来采集相关数据。

  这些实验都是精心安排、为民众服务的。比如,中国航天飞行中的首次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其他诸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装载的宽波段成像光谱仪、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等新一代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和地球科学研究仪器,其载荷的应用都将提高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大气污染和大气成分监测等领域的技术水平。

  全球关注

  10月17日上午,伴随着国内民众的欢呼,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迅速占据了海外新闻网站的头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爆出一个细节:欧洲航天员已经提前开始学习中文。

  消息未经证实,但西方对中国的态度,确实已悄然转变。

  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与中国就航天计划进行接触,中国被国际空间站拒之门外。

  然而,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美国航空航天局却频频向中国示好。

  6月21日,对很多人来说,并未发现有何特别。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却将它记了下来——这一天是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生日。美国时间2016年6月21日上午,美国航空航天局在推特上发文:“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太空中的第一位公民、太空人杨利伟生日快乐!”并附上了杨利伟的照片。

  对中国航天,西方为何一改冷眼相对,转而热脸相迎?日本《朝日新闻》的一篇报道道出了玄机:“中国计划将在2022年完成独立空间站的建设,这很有可能会是2024年国际空间站达到使用期限后太空唯一的空间站。中国正在向‘宇宙强国’迈进。”

  10月24日,景海鹏在太空中度过了他的50岁生日,并收到了特殊的礼物——上万份来自世界各地小朋友的手绘祝福。

  5岁的埃塔来自英国,他用稚嫩的手绘线条,配上粗笔的“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送出对景海鹏的生日祝福。

  以埃塔的年纪,不可能知道中国航天每一步的意义,而他身边的大人们却很清楚。在英国《每日邮报》的读者评论区里,有读者写下这样一句话:“几十年后,中国也许会成为许多领域的强国,特别是太空领域。”

加强“一带一路”与意发展战略对接
大国飞天(中国故事工作室)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
中拉关系进入升级换代季(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