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求学普遍化的今天,留学生求职更应保持“平常心”。
英国华威大学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英国留学的中国毕业生在求职时容易“对起薪有过高的预期”,并且中国学生往往认为留学经历本身就是自己的“独特优势”。
事实上,这是中国留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希望通过留学为就业增加砝码。但不断有报道称,中国学生花数十万元(人民币,下同)留学后回国却难求职,期望月薪从万元水平降至3000元甚至更低。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落差?恐怕不能只怪现实 太残酷,留学生的心态偏差也是因素之一。
留学经历在中国确有光环。从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开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留学的主要渠道都是官方公派,名额非常有限,而获派留学的人无不担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也因此他们多是从最好的学校中挑选出的优秀人才。如今,中国最被人熟知的、颇有影响力的人绝大多数都有海外学习经历。
正是在相对封闭、落后的环境下,中国对外交流的稀缺性赋予了留学神圣性。但这种情况在2000年前后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自费留学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留学生超52万,同期有40万人选择回中国就业。因此,简单经济学供需原理就能解释为什么海归起薪低了:供给多了,价格自然就降了。
近年中国留学扩张太快,以致于当留学事实上已转变为一种在经济条件支撑下对个人教育路径的选择时,留学生的认知却跟不上这种“世俗化”的步伐,仍保持了“虚高”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泡沫不仅会导致非理性留学,更会强化对留学经历的认同,阻碍海归融入中国职场的步伐。一味坚守海外经验只会让自己在中国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海归起薪降低并不意味着留学生在中国的市场缩小。相反,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拥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但国际视野不简单等同于海外生活学习经历。对留学生来说,在海外努力锻炼能力的同时,最好能将中西方的学识经验整合,“用洋墨水写出毛笔字”。如此一来,进可在全球市场架起世界与中国的新桥梁,退可避免因难融入中国社会海归变海待,从而进退自如、游刃有余。要达成上述目标,首先需要放平心态。
来源:美国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