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去太空遨游还远吗?(品牌论)

李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1月07日   第 09 版)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可以乘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身边的朋友曾经这样严肃地跟我说起她的梦想。然而,话题谈到这里就终结了,当时的我们,大抵都认为这只可能是有生之年的奢望。

  不过,前两天从珠海航展上传过来的消息,让我们为之兴奋。根据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的计划,2020年前,初步向大众提供可乘坐6到20人的百吨级亚轨道飞行器,实现最高80-140公里亚轨道太空旅游观光、短时间失重飞行体验。这意味着,如果一切顺利,到2020年,你就可能有幸成为太空遨游的第一批旅者。

  普通人上太空真的成为可能了?

  放眼望去,确是大势所趋。今年6月,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航天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达3353亿美元,这当中,商业航天占比超过7成。虽然在我国,商业航天才刚刚起步,但一系列动作已表明中国正紧锣密鼓地开始商业航天的布局。去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宣布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卫星研制领域,航天事业主管部门将商业航天提上重点。今年10月,中国长征火箭公司正式成立,吹响了商业航天的号角。有专家介绍,国际上火箭和卫星制造业所占航天经济产值不到2%,但这2%撬动了每年3300亿美元的产业。而商业航天领域,未来也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关注眼前,也是有迹可循。中国商业航天服务的“三车计划”近日揭晓。太空“专车”、太空“班车”和太空“顺风车”将跟今天的“滴滴打车”一样,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太空“班车”定时发布发射计划;太空“专车”则专门定制火箭,独家发送;太空“顺风车”,则可能利用政府的顺风车,为用户提供搭载服务。一辆翱翔太空的“滴滴”让人期待。

  那么,你会去太空遨游吗?

  在与朋友们的讨论中,有人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财力所及,倾家荡产也要去。”朋友的回复坚定不移。而这种确信的背后,除了个人的太空梦想,还有对中国航天的信赖。在过去一年,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如火如荼,美国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帕德号火箭实现成功回收、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2号也将在失利之后迎来复飞。中国商业航天起步虽晚,但中国火箭发射技术在全球有目共睹,安全可靠,将是未来中国商业航天的头号招牌。

  今年8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获批,我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也已经注册成立。中国航天,正在从“事业”慢慢转变为“产业”,从“高精尖”变得“接地气”,从航天员专属变为大众共享。赶上了这样的好时代,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来一场太空相会。

去太空遨游还远吗?(品牌论)
中国火箭的新“长征”(中国品牌在海外)
责编:卢泽华 邮箱:rmrbzgp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