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约奥运会、德国柏林电子消费展到正在进行中的广交会,中国家电的表现都十分抢眼。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电已经从最初的整机进口、零件组装,转变为向世界出口,几大国产品牌纷纷开拓海外市场,一个家电的世界工厂赫然在目。但是,中国制造,包括家电,向来与“廉价”标签捆绑出售,“性价比”成了国际竞争中的主打优势。
早期中国家电的确是依赖低廉的价格撬开世界市场的大门,但时至今日,我们看到“性价比”的背后,是企业微博的利润空间,并暗示着企业在营销能力和品牌塑造方面的短板。纵观成功的外国品牌,苹果、耐克、阿迪达斯……它们从来不是凭借“性价比”在国际竞争中傲立潮头。什么时候,中国家电也可以不单靠“性价比”呢?
其实,继续“性价比”的战略在国内市场也面临现实阻碍。当前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城乡家庭家电保有量都已达到较高水平,以农家市场冰箱和彩电为例,前者百户拥有量为70台,后者为110多台。因为市场增量有限,再靠“性价比”,恐怕很难打开需求。在这样的状况下,中国家电要持续进军欧美和国际市场,就要转换思维。
那么,未来需要什么的产品?可能有两点关键的元素,一是足够“新鲜”的产品;二是足够“亮眼”的品牌。
“新鲜”的产品,一方面是说新功能,比如更能满足现代家庭需求的智能家电。消费升级是家电行业的巨大发展机遇,随着收入增长,居民对家电产品的档次、功能和品质有着更高的需求,而智能卫浴电器、洗碗机、干衣机、嵌入式厨房等各类智能产品将大量进入普通家庭。“智能化”“生态化”的新需求下,唯有顺应时刻变化的产品,才可能迎来新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是核心技术的突破。缺乏核心技术只能沦为“代工大国”,在引进、模仿的漫长道路之后,中国家电依旧面临核心技术不领先的难题。一边是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另一边是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如何针对用户需求,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是家电行业面临的共同考验。
“亮眼”的品牌则是能够让消费者认知、记忆,甚至形成粉丝经济的魔法棒。21世纪以来,一些国际老字号,如通用、西门子、三洋、东芝等纷纷退出家电行业,这其实为中国家电的全球拓展带来巨大机遇。如果中国家电能够适时而入,讲得一手好品牌故事,那么未来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则诚有可期。美国某燃气热水器企业用一个“我家的热水器,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俘获了大量中国消费者的“芳心”。在埋头做好功课的同时,如何自信地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也是中国家电企业需要学习的新技能。
靠着奋进务实和“性价比”,中国家电已经走进世界家电的棋盘,运筹帷幄,顺时而动,我们期待接下来的新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