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都有了二胎,我爸妈不用,因为他们的‘二胎’是手机。我该怎么办?”这是一名小学生在一场新媒体论坛上念的诗。
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工具,手机几乎成为现代人标配。不过,手机越来越智能,很多年轻人变成了“低头族”。因为低头玩手机,有的掉进河里,有的落入窨井,甚至有人为此送了命。
很多人感慨: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的头也越来越低了。不过,问题显而易见,低着头不可能洞悉世界变化的规律。
从直起腰板的那天起,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人类借助了两样东西,一是观察,一是技术。观察,往往指用眼睛来获得外部信息,不存在任何中介。这是人类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为了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专门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名句:“观察、观察、再观察”。技术是一种再认识。把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等,通过新载体传递给更多人群,让人的认知能力成倍增长。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驾车到郊外游离一番,身心都会舒畅不少;登高望远,看雨后彩虹,观日月星辰,往往心旷神怡。其实,这正是人类本初观察力的回归。留心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中的联系进行思考,人类得以快速进步。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后,人们通过手机、电脑,借助技术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新形式来观察世界。相互呼应和协作、情感碰撞、观点交锋……这些人类的原初能力被忽视。有人断言,最终我们每个人都将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成为一个个“孤独星球”。
既然技术造成了人的异化,有人提出设想:何不在手机上加设一些安全功能?如驾车时添加一个“正在驾车,待会回复您”自动回复模式,在走路时手机会弹出“请注意安全”的提示或产生振动。这是从技术上规避风险。有人提出,应提高自制力,关闭不必要的手机功能,多外出走走,和家人、朋友聚聚。相比之下,找回观察力的后者更为重要。
手机是工具,源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既然我们千百万年前因为站了起来,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应该再低下头,因为未来永远只在前方。
放下手机,抬起头来,看看周围的风景,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和伙伴交流看法,我们才能找回正在消失的原初认识,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会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