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长征史上的浓重一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走进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

本报记者 陆培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0月15日   第 08 版)

  回汉一家亲锦旗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

  毛主席向阿訇讲述红军爱民政策油画

  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大寺

  有一个地方叫西吉,黄色的土地泛起红色的光芒。

  有一个地方叫将台堡,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曾经,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展示了高风亮节,创造了人间奇迹。

  今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他从北京直飞固原,驱车70多公里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

  本报记者近日赶到宁夏固原市的西吉县将台堡时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人在这里参观、缅怀。

  将台堡见证重大历史

  将台堡位于西吉县南部葫芦河与马莲川河交汇处,距县城30公里,两河交汇形成三角埠坪,地势平坦宽阔。两千年前的战国秦长城由此经葫芦河向东逶迤延伸,汉代古城遗址依稀可见。有一高凸之地,民间传说为古代军事要塞的点将台,民国初年在此筑城堡,由此得名将台堡。

  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标志着震惊中外、举世闻名的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据许多人回忆,当夜,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政委肖锋,代表红一方面军把数万斤粮食、5万块银圆、20头肥牛、200只肥羊、1000套棉衣、数百张羊皮、两万斤羊毛和3架缝衣机,赠送给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弼时、关向应代表红二方面军全体将士向红一方面军干部战士表示谢意。

  199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60周年,经中央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将台堡修建并落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碑名为江泽民同志题写。张震、宋任穷、李德生、萧克、张爱萍、杨成武、耿飚、廖汉生、王恩茂等将领分别为红军将台堡会师60周年题词。

  纪念碑身后就是历史悠久的将台堡,20米高、一两米厚的坚实墙体,带着钢铁战士般坚不可摧的神情保卫着堡子内的一切。

  大门在堡子的一侧,走过去,一眼可见薄一波书写的“将台堡”3个大字。大门厚重,嵌入墙内,吱吱呀呀地推开,仿佛是堡子古老的一声感叹。

  走进堡子内,树木繁茂,绿意袭人。里面的设施并不古旧,当年红军指挥部旧址安静地敞开着,在这间小房子里,1936年10月24日,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向红二方面军营以上的干部传达瓦窑堡会议精神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并作了统一战线和回民问题的报告。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进入纪念馆内,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应接不暇。红军在将台堡活动的照片、电报、文件及活动路线图等均有展出。

  当年,红军就是在古堡会师的。“贺龙就是在这个土堡的高台上,向全军战士发表了会师感言。”讲解员告诉记者。

  站在纪念碑正前方望去,古堡上有一棵树分三个叉在风中矗立,仿佛诉说着三大主力红军在这里留下的印记。再从古堡上眺望,依稀可见古长城,葫芦河宛若一条丝带般“系”在这片黄土地上。

  “我舅舅小时候见过红军,常给我讲红军的故事。”刚走进将台堡内,一位长须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听清楚来意后,老人一句话便将大家拉回80多年前的场景,“当时贺龙就住在堡子不远的甘沟壕,舅舅说他给带过路,贺龙还给他照了张照片呢。”

  老人叫赵国玺,是将台堡马莲村人,今年已经87岁了。小时候,舅舅经常给他讲,有一天,堡子里来了一支队伍,穿的军装已经褪了色,分不清是什么颜色了,还有很多补丁和破洞,帽子上有个用红线绣成的五角星,扎着裤脚,有的穿着布鞋,有的穿着草鞋,有的还光着脚丫子。“前面的队伍扛着枪,走的还有队有形,后面的队伍有的拄着树枝,有的三三两两地簇拥在一起,互相搀扶着慢慢走。”

  据讲解员介绍,在将台堡村民家中,还有当年红军用过的子弹箱、手榴弹箱、清油灯。

  “回汉兄弟亲如一家”

  在纪念馆里,映入记者眼帘的便是一面写着“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旗。讲解员介绍,1935年8月,途经单家集的红军25军军长程子华,将这面锦旗送给陕义堂清真寺,作为临别赠礼。这面锦旗成为回汉两族人民友好的见证。

  1935年9月5日傍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宿营于兴隆镇以东约5华里的一个较大的村庄——单家集。“单家集是毛泽东住过的地方,当时我爷爷只有10岁,在街道里看到好多红军。”单小花做为纪念馆讲解员,对红军将台堡会师的历史稔熟于心,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大爷、爷爷、外爷都曾亲身见证了红军在这里的活动,还给她讲很多看到、听到的故事。“爷爷老给我讲,当年红军来到单家集时,好多群众都不敢出门,红军想买东西百姓也不敢收他们的钱,红军从井里打水时,遇见妇女打水就把桶放在井边上等候。”

  “后面有国民党的部队追着打呢,一路上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我小时候看到的红军腿细得像麻杆。”现今90岁的单文芳老人拉开了话匣子,“街道里站满了,看过去黑压压一大片。连续二三天都在过部队。”单文芳回忆,他们家当时住了约摸十几个红军战士,有的战士还摸着他的头嘿嘿笑着说:“小孩儿。”但由于家里困难,即便住在单家,红军的伙食条件也没能改善,“大家只有一起喝面汤。”

  回族群众听说红军来了,都高兴地走出家门,在街道摆上桌子,桌子上放满茶水、水果和他们平时舍不得吃、只有过年或开斋节才能享用的“油香”馓子和油果子等清真食品,热烈欢迎红军。有位戴着白帽子、蓄着白胡须的老人,双手捧着小瓷碗,恭恭敬敬地给红军敬茶水,感动得在场的中央领导和红军战士热泪盈眶。

  毛泽东进村伊始,就同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领导同志去单南清真大寺拜访阿訇。阿訇姓马,是一位留着白胡须的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当他得知毛泽东等是红军的最高领导人时,心情非常激动,连道“色俩目”,表示欢迎和敬意。

  毛泽东一边观看寺容,一边给阿訇讲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保护回文经典,主张民族平等政策主张。阿訇听了非常高兴,马上招呼回民群众给红军腾房子,粮食也照市价卖给红军。

  在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阿訇拜福贵热情接待了记者。“毛主席带领红军来到我们这里时,要求部队不得在清真寺附近扎营,还要求战士们尊重我们的民族习惯,不吃汉民饭菜。共产党和红军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关心,让我们至今难以忘记。”

  清真寺东侧的厢房,就是当年毛泽东和阿訇马德海交谈的地方。“就在这张桌子上,当年阿訇按回民待客的最高规格,摆了以牛羊肉为主食的九碗席,宴请了毛主席。”拜福贵介绍说。毛主席与阿訇交谈结束后,便住在了清真寺北侧的院子中。“当年毛主席就住在这里。”拜福贵掀起炕上的褥子,指着下面的床板告诉我们,“由于担心毛主席睡不惯北方的土炕,阿訇特意让人卸下一块门板,放在土炕上让主席休息。”

  在陕义堂清真大寺前,记者注意到这里有一座刻着“人民救星,伟大领袖”的纪念碑。

  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单家集的回族群众自发集资,在清真寺院内修建了一座毛主席纪念碑。正面碑文是用汉字和阿文镌刻的“伟大救星 一代天骄”八个大字,下刻“单家集全体穆斯林敬立”。

  手抄电报条的故事

  在会师纪念馆的一个十分显著的地方,陈列着一张手抄的电报条,这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西吉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这张手抄电报条记载了一件中国工农红军在将台堡会师的大事。

  西吉县有位团干部叫谢耀谦。1985年,20多岁的谢耀谦来到北京的中央团校学习。学习期间,谢耀谦怀着对革命事业的崇敬之情参观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在参观到一张手写体的密码电报原文时,谢耀谦禁不住心头一热,眼前一亮,这张普通的麻纸上手写的地名在他的故乡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硝河城,那么熟悉的地名怎么会出现在这么高层次的展览上呢?

  他想象,莫非在这里,曾经创造过历史?谢耀谦的疑问是一连串的,但他最想做的,就是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本,一笔一划抄写下了这份密码电报:“彭、陈、杨并报毛:二方面军一部及贺、任、关、刘于今日到将台铺(堡)、硝河城,余部明日可到。左、聂 22日24时。”

  年轻的谢耀谦把手抄的电报内容带回了团校,也带回了家。他百思不得其解,研究了多年。怎么电报中那么多人只写姓不写名字呢?他们到将台堡、硝河城干什么呢?谢耀谦经常拿出电报仔细揣摩,隐约感觉到,电报里说的“毛”,应该是“毛泽东”。是什么事情应该报告毛泽东呢?谢耀谦猜测,将台堡曾经发生过改变历史的大事。

  直到1992年10月,他被任命为将台乡乡长。很多次,谢耀谦带着多年没有答案的疑问仰望着将台堡,期盼着一个谜团的揭开。

  一次,谢耀谦拿着手抄来的电报,找到时任西吉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史办主任罗永红。罗永红也在整理党史资料时发现了这个谜团。两个年轻人的思想火花燃烧了起来,很快把这个发现汇报给了时任县委书记王永忠。

  王永忠认真听完了他们俩的汇报后作出指示,兹事重大,责成有关部门和将台乡搜集整理相关材料。1993年3月,西吉县以县委文件《关于申请修建长征结束纪念亭的报告》上报固原地委和自治区党委。同时,王永忠在《共产党人》杂志和《宁夏党史》发表了史料考证文章《将台会师考》,引起极大反响。

  1996年8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在将台堡广场奠基,不几日,从中南海传来喜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了碑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这16个刚柔相济、气势恢宏的大字,镌刻在有三尊红军头像、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巨型花岗岩纪念碑上。

  今天,纪念馆里陈列着红军留下的饭盒、水壶、手雷、桌椅,无不传递着将台堡“火红”的历史印记。

  领袖豪情激励后人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7000余人,进入今西吉县境内,跨越战国秦长城,当晚宿营单家集,10月6日拂晓,从上马家嘴翻山,7日登上六盘山,并即兴作词《清平乐·六盘山》。

  在纪念馆里,记者第一次看到了毛主席这部作品的不同修改版本。第一次知道了《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中的“长城”应该特指西吉境内一直延续到甘肃的战国秦长城。

  当站在六盘山顶的吟诗台时,记者感受到了毛主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大好河山,怎能不让人心生“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中国革命已然形成星火燎原之势的感慨。

  毛泽东在江西老根据地时,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太好,开始长征时基本上康复了。经过将近一年的长征,屈指算来,大约走了将近两万二千多华里路。他虽然比过去瘦了,但身体越来越结实。

  据讲解员介绍,1935年10月7日,翻过六盘山,眼看就快到陕北啦,领袖也和大家一样,心情格外振奋和愉快。他身穿一件蓝色长袍,精神焕发,健步行进,身边的红小鬼们稍不注意,就跟不上了。一路上,他很少骑马,大多是和同志们一起走路。他的马,不是让给伤病员,就是用来驮东西。

  在越过一道山梁之后,毛泽东习惯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摘下帽子,自然而然地伸开双腿,一边休息,一边眺望着远方,高兴地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呀!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说着,他注目凝神,沉浸在久久的深思之中。

  后来,大家才明白,这是毛泽东在戎马倥偬之中,饱览六盘风光,展望革命前景,触景抒怀,诗兴顿发,以他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诗人的浪漫情怀,在进行构思,吟诗作词呢!

  果然,毛泽东率领红军翻越六盘山,到达陕北以后,于1935年12月的一天,在瓦窑堡住地,用铅笔修改了这首在长征路上吟哦成诵的诗词,挥笔写出了《长征谣》。这一词作于1942年6月1日在《淮海报》上发表。1946年8月,又改写为《清平乐·六盘山》,在《解放日报》发表。1961年9月,应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领导同志的请求,毛泽东欣然命笔,将这首脍炙人口、饮誉中外的词作书赠宁夏人民。

  将台堡留下的红色印记,令人感怀。在这里,红军故事代代相传,红色感情永系心头。

长征史上的浓重一笔(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